饶阳凹陷蠡县斜坡沙河街组沉积微相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6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页 |
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6-18页 |
1.3.1 蠡县斜坡油气勘探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2 蠡县斜坡物源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3.3 蠡县斜坡沉积相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3.4 研究区存在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6 完成工作量 | 第21页 |
1.7 取得的认识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2-31页 |
2.1 区域概况 | 第22页 |
2.2 构造特征 | 第22-28页 |
2.2.1 构造单元划分 | 第22-23页 |
2.2.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| 第23-25页 |
2.2.3 蠡县斜坡构造特征 | 第25-28页 |
2.3 沙河街组(区域)地层发育特征 | 第28-29页 |
2.4 地层划分方案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沙河街组物源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1 重矿物组合分析法 | 第31页 |
3.2 碎屑矿物成分分析法 | 第31页 |
3.3 砂岩百分含量法 | 第31页 |
3.4 地震反射波组形态分析法 | 第31-34页 |
第4章 沉积相类型 | 第34-44页 |
4.1 相标志 | 第34-38页 |
4.1.1 岩心相标志 | 第34-37页 |
4.1.2 测井相标志 | 第37-38页 |
4.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| 第38-44页 |
4.2.1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| 第39-42页 |
4.2.2 滨浅湖亚相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沉积相展布及演化 | 第44-50页 |
5.1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| 第44-48页 |
5.1.1 砂体厚度分布规律 | 第44-46页 |
5.1.2 沉积相综合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2 沉积演化模式及特征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有利储集层分析 | 第50-65页 |
6.1 岩石学特征 | 第50-52页 |
6.2 储层空间特征 | 第52-57页 |
6.3 储层物性特征 | 第57页 |
6.4 物性影响因素 | 第57-60页 |
6.5 有利储层砂体预测 | 第60-63页 |
6.6 岩性圈闭发育区预测 | 第63-65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