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及阿尔善组致密油资源评价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9-13页 |
1.2.1 致密油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评价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3 国内评价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4 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1.4 主要工作量 | 第14-15页 |
1.5 取得的主要认识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| 第17-26页 |
2.1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7页 |
2.2 沉积地层特征 | 第17-23页 |
2.2.1 阿尔善层序 | 第18-19页 |
2.2.2 腾格尔层序 | 第19-23页 |
2.2.3 赛汉塔拉层序 | 第23页 |
2.3 沉积相特征 | 第23-25页 |
2.4 致密油勘探现状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石油地质特征 | 第26-31页 |
3.1 烃源岩特征 | 第26-28页 |
3.1.1 阿尔善组 | 第26-27页 |
3.1.2 阿尔善组 | 第27-28页 |
3.2 常规油储层特征 | 第28-29页 |
3.2.1 碎屑岩储集层 | 第28页 |
3.2.2 特殊岩类储集层 | 第28-29页 |
3.3 致密油储层特征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源储评价参数 | 第31-41页 |
4.1 阿南凹陷评价参数 | 第31页 |
4.2 额仁淖尔评价参数 | 第31-35页 |
4.3 乌里雅斯太凹陷评价参数 | 第35-38页 |
4.4 刻度区评价参数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小面元容积法资源量计算 | 第41-45页 |
5.1 小面元资源评价方法 | 第41-42页 |
5.2 评价流程 | 第42-43页 |
5.3 计算结果 | 第43-45页 |
5.3.1 阿南凹陷评价结果 | 第43页 |
5.3.2 额仁淖尔致密油评价结果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类比法资源量计算 | 第45-52页 |
6.1 评价方法 | 第45-46页 |
6.2 评价流程 | 第46-47页 |
6.3 评价参数 | 第47-48页 |
6.4 评价结果 | 第48-50页 |
6.5 盆地致密油资源量估算 | 第50-52页 |
第7章 结论与认识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