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要述评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概述 | 第16-24页 |
2.1 行政执法与综合行政执法 | 第16-18页 |
2.1.1 行政执法 | 第16-17页 |
2.1.2 综合行政执法 | 第17-18页 |
2.2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8-20页 |
2.2.1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涵 | 第18页 |
2.2.2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特征 | 第18-20页 |
2.3 农业综合执法的相关依据 | 第20-22页 |
2.3.1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 | 第20页 |
2.3.2 农业综合执法相关规范化文件 | 第20-22页 |
2.4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2.4.1 是推进农业法制化进程的需要 | 第22页 |
2.4.2 是实现农业部门职能转变的需要 | 第22页 |
2.4.3 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2.4.4 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农业综合执法的沿革、现状及问题 | 第24-34页 |
3.1 农业综合执法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4-27页 |
3.1.1 起步阶段:1999--2001 年 | 第24-25页 |
3.1.2 规范阶段:2002--2006 年 | 第25-26页 |
3.1.3 完善阶段:2007—至今 | 第26-27页 |
3.2 农业综合执法的成效 | 第27-29页 |
3.2.1 农业执法机构得以精简 | 第27页 |
3.2.2 农业执法形成执法合力 | 第27-28页 |
3.2.3 农业执法主体地位凸显 | 第28页 |
3.2.4 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| 第28-29页 |
3.2.5 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 | 第29页 |
3.3 现行农业综合执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4页 |
3.3.1 综合执法机构设置不规范 | 第29-30页 |
3.3.2 综合执法法律依据不完备 | 第30页 |
3.3.3 农业综合执法范围界限不明确 | 第30-31页 |
3.3.4 综合执法经费难以保障 | 第31页 |
3.3.5 综合执法高素质人员不足 | 第31-34页 |
第4章 域外农业综合执法体制及其经验借鉴 | 第34-40页 |
4.1 域外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4-37页 |
4.1.1 英国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4-35页 |
4.1.2 法国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5页 |
4.1.3 丹麦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5-36页 |
4.1.4 日本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6页 |
4.1.5 美国的农业综合执法体制 | 第36-37页 |
4.2 对我国农业综合执法体制设计的启示 | 第37-40页 |
4.2.1 集中统一农业执法权加大执法力度 | 第37-38页 |
4.2.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保障改革成果 | 第38页 |
4.2.3 明确执法部门职能以提高管理效率 | 第38页 |
4.2.4 注重行业组织在农业监管中的作用 | 第38-39页 |
4.2.5 努力扩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农业综合执法体制设计 | 第40-51页 |
5.1 “小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 | 第40-43页 |
5.1.1 “小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设计 | 第41页 |
5.1.2 “小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优劣势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1.3 “小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 “中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 | 第43-46页 |
5.2.1 “中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2.2 “中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优劣势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.3 “中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3 “大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 | 第46-49页 |
5.3.1 “大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设计 | 第46-47页 |
5.3.2 “大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优劣势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3.3 “大综合”农业执法体制的可行性及适应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4 三种方案在我国具体语境下的适用 | 第49-51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