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

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与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4-22页
    2.1 区域集聚与产业集聚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统区域集聚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2.2 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金融产业集聚概念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研究评述第20-22页
第三章 中国金融业集聚的现状第22-43页
    3.1 中国金融业集聚区域层面的分析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区域的划分说明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Jacquemin-Berry熵指数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转移-份额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各区域的绝对值比较第28-31页
    3.2 中国金融业集聚省域层面的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各省份金融产业集聚指数测算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果评价第35-38页
    3.3 中国金融业集聚行业层面的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银行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证券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保险业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及对金融产业集聚成因的思考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本章小结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金融产业集聚成因的思考第41-43页
第四章 金融产业的集聚机制分析第43-70页
    4.1 金融产业的特征第43-45页
    4.2 经济关联与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第4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市场接近效应、生产成本效应与金融产业集聚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共享效应、匹配效应与金融产业集聚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金融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57-59页
    4.3 知识关联与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知识关联适用于解释金融产业集聚的原因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知识溢出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人力资本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内生增长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65页
    4.4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总结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经济关联、知识关联与金融产业集聚小结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简要探讨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的其他因素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影响金融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因素总结第68-70页
第五章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第70-85页
    5.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假说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型构建第73页
    5.2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变量定义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说明第74页
    5.3 计量结果分析第74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描述性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80-83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83-85页
第六章 政策建议第85-90页
    6.1 旨在充分发挥市场接近效应、生产成本效应的政策建议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夯实强大经济基础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提高居民收入,增加居民对金融企业的消费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第86页
    6.2 旨在充分发挥共享效应、匹配效应的政策建议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树立城市金融品牌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87页
    6.3 旨在充分发挥学习效应的政策建议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构建门类齐全且结构合理的金融人才资源体系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提高集聚区内金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第88页
    6.4 关于实施区域政策的一点思考第88-90页
结论与研究展望第90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融脱媒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合作收益视角的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