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阴道炎比色卡颜色的自动识别与分析系统开发背景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颜色识别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工作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阴道炎比色卡颜色自动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原理 | 第18-24页 |
2.1 颜色识别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1.1 颜色检测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1.2 颜色传感器的选择 | 第19页 |
2.1.3 光源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2.1.4 颜色识别的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 阴道炎比色卡颜色自动识别与分析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 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颜色检测分析算法实验 | 第24-33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3.2 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3.3.1 样本分组 | 第24-25页 |
3.3.2 样本检测 | 第25页 |
3.3.3 建立人工判读数据库 | 第25-26页 |
3.3.4 仪器采集过程 | 第26-27页 |
3.4 数据校对及处理 | 第27-31页 |
3.4.1 数据校对 | 第27页 |
3.4.2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7-31页 |
3.5 实验结论 | 第31-32页 |
3.6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颜色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33-42页 |
4.1 光源系统 | 第33页 |
4.2 机械传动系统 | 第33-34页 |
4.3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| 第34-37页 |
4.3.1 单片机的介绍及选择 | 第34页 |
4.3.2 频率采集模块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3.3 串行通信模块 | 第35-37页 |
4.4 检测系统功能结构设计与实现 | 第37-41页 |
4.4.1 检测系统结构模块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4.2 检测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39-41页 |
4.5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颜色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42-73页 |
5.1 软件程序架构 | 第42-44页 |
5.1.1 Windows下的Visual Studio 2010设计开发平台 | 第42页 |
5.1.2 C | 第42-43页 |
5.1.3 数据库开发平台 | 第43-44页 |
5.2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3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46-68页 |
5.3.1 基本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5页 |
5.3.1.1 科室医生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0页 |
5.3.1.2 病人基本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2页 |
5.3.1.3 类别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3页 |
5.3.1.4 检测项目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53-55页 |
5.3.2 疾病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5-65页 |
5.3.2.1 检测操作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5-57页 |
5.3.2.2 工具操作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7-63页 |
5.3.2.3 打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5页 |
5.3.3 系统设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5-68页 |
5.3.3.1 设备设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5-66页 |
5.3.3.2 退出设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6页 |
5.3.3.3 打印设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6-68页 |
5.4 检测项目与诊断结果对应分析 | 第68-72页 |
5.4.1 联合检测项目与诊断结果 | 第68-70页 |
5.4.2 BV检测项目与诊断结果 | 第70-72页 |
5.5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