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论公司自治的限度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4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9-10页
 三、研究的现状分析第10-11页
 四、研究的目标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、论文的创新点第11-12页
  (一) 研究的目标第11-12页
  (二) 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
  (三) 论文的创新点第12页
 五、研究的方法第12-14页
  (一) 多学科的分析方法第12页
  (二) 比较研究的方法第12页
  (三) 逻辑分析的方法第12-13页
  (四) 实证分析的方法第13-14页
第二章 公司自治限度的基本理论第14-21页
 一、公司自治限度的内涵第14-15页
  (一) 公司自治的内涵第14-15页
  (二) 公司自治限度的内涵第15页
 二、公司自治限度的合理性标准第15-19页
  (一) 公司自治的基础性第16页
  (二) 公司自治限制的适度性第16-17页
  (三) 公司自治限度合理性的考量因素第17-19页
 三、公司自治限度的现实意义第19-21页
  (一) 有利于提高效率第19页
  (二) 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第19页
  (三) 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,实现社会和谐第19-20页
  (四)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第20-21页
第三章 公司自治限度的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一、国家干预理论第21-22页
 二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第22-23页
 三、保护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3-25页
  (一) 对公司内部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第23页
  (二) 对公司职工利益的保护第23-24页
  (三) 对公司债权人及利害关系人的保护第24-25页
第四章 我国公司自治限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5-30页
 一、我国公司自治限度的立法考察第25-26页
 二、我国公司自治限度存在的问题第26-30页
  (一) 防止控股股东滥用权利的机制未能全面建立第26页
  (二) 董事法定义务的判定缺乏明确标准第26-27页
  (三) 股东诉讼权行使操作性差第27页
  (四) 公司法人资格否认制度存在弊端第27页
  (五) 监督机制不完善第27-28页
  (六) 公司社会责任规定笼统,不利于实践中的履行第28-29页
  (七) 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第29页
  (八) 公司文化理论的缺失第29页
  (九) 行业协会的发展不健全第29-30页
第五章 我国公司自治限度的实现途径第30-44页
 一、公司自治限度之内部限度的完善第30-37页
  (一) 公司自治限度之义务体系的构建第30-33页
  (二)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第33-35页
  (三) 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第35-36页
  (四) 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第36-37页
 二、公司自治限度之公司文化的构建第37-40页
  (一) 公司文化内涵的界定第38页
  (二) 公司文化对公司自治的限制第38-39页
  (三) 公司文化的构建第39-40页
 三、公司自治限度之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第40-41页
 四、公司自治限度之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第41-42页
  (一) 公司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第41页
  (二) 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第41-42页
 五、公司自治限度之行业自律机制的完善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--以美国金融危机为切入点
下一篇: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