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校园文化路径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导论第11-17页
    (一) 问题的源起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(三)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一、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作用第17-27页
    (一)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内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校园文化的内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内涵第19-21页
    (二) 文化对人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作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提供精神生活资源,丰富精神生活世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表现精神生活状态,提升精神生活品质第22-23页
    (三) 高校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反映身心状态,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解答认知困惑,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锤炼道德品质,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 务实价值取向,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 坚定理想信念,实现人生价值第26-27页
二、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现状及其校园文化根源第27-37页
    (一)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现状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人生态度积极向上,心理压力大,忧虑感较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启我定位、人生目标较为明确,但自我认同感比较混乱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 人生价值选择务实多样,但呈现出实用化、功利化倾向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 对社会主义道德认知清晰,道德感强,但道德践履能力弱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 政治认同状况良好,信仰选择、政治参与动机多元复杂化第31-32页
    (二)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现状的校园文化根源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外来价值观念冲击校园文化,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混乱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校园文化建设重工具理性倾向严重,削弱校园文化的精神教育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、内容陈旧,精神生活品质磨练作用式微第35-37页
三、以校园文化为路径,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第37-44页
    (一) 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,提高校园文化精神教育导向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构建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心理认同机制,强化校园文化精神熏陶自觉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 构建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实践机制,提高校园文化精神教育实效性第39页
    (二) 拓展校园文化观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拓展校园文化发展观念,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拓展校园文化质量观念,保证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 拓展校园文化价值观念,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目标第41-42页
    (三) 强化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优化校园文化内容,以适应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创新校园文化形式,使大学生在娱乐中丰富精神生活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研究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及引导研究
下一篇:高校活动德育模式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