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行导洞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软岩隧道变形及其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2.2 变形机制 | 第12页 |
1.2.3 地应力分级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主要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软岩隧道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5-23页 |
2.1 高应力软岩定义和变形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1.1 高应力软岩定义 | 第15页 |
2.1.2 高应力软岩隧道变形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2 软岩强度和力学特性 | 第16-20页 |
2.2.1 强度特征 | 第16页 |
2.2.2 力学特性 | 第16-20页 |
2.3 隧道围岩变形机理 | 第20-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篮家岩隧道工程概况及数据采集 | 第23-36页 |
3.1 篮家岩隧道工程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2 地应力测试 | 第24-27页 |
3.2.1 地应力测试点处水文地质情况 | 第24页 |
3.2.2 测试原理及方法 | 第24页 |
3.2.3 测试现场工作 | 第24-26页 |
3.2.4 隧道地应力测试结果 | 第26-27页 |
3.2.5 测试结论 | 第27页 |
3.3 隧道内监控量测 | 第27-29页 |
3.4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4.1 回归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.2 实测数据及回归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4.3 围岩稳定性的判据 | 第33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4 隧道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| 第36-61页 |
4.1 FLAC3D简介 | 第36-37页 |
4.2 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案 | 第37-38页 |
4.3 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1页 |
4.3.1 模型大小的选取及建立 | 第38-40页 |
4.3.2 参数选取 | 第40-41页 |
4.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1-59页 |
4.4.1 塑性区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4.2 位移分析 | 第44-52页 |
4.4.3 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| 第52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5 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 | 第61-67页 |
5.1 软岩隧道变形控制原则 | 第61-63页 |
5.2 软岩隧道变形控制理念 | 第63-64页 |
5.3 平行导洞开挖影响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展望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