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润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1.3 论基础概述 | 第10-13页 |
| 1.3.1 经典理论回顾 | 第10-11页 |
| 1.3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| 2 国润企业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| 第16-27页 |
| 2.1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16-21页 |
| 2.1.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2.1.2 经济环境分析 | 第17-20页 |
| 2.1.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2.1.4 技术环境分析 | 第21页 |
| 2.2 行业环境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2.2.1 同业竞争对手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| 第22-23页 |
| 2.2.3 替代品的威胁 | 第23页 |
| 2.2.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| 第23-24页 |
| 2.2.5 购买商的议价能力 | 第24页 |
| 2.3 机遇与威胁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2.3.1 机遇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2.3.2 威胁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3 国润企业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| 第27-42页 |
| 3.1 公司概况 | 第27-31页 |
| 3.1.1 发展历程 | 第27-28页 |
| 3.1.2 组织结构 | 第28页 |
| 3.1.3 业务板块 | 第28-31页 |
| 3.2 资源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2.1 人力资源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3.2.2 财务资源分析 | 第33页 |
| 3.2.3 交通运输资源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3.2.4 客户资源分析 | 第34页 |
| 3.3 能力分析 | 第34-40页 |
| 3.3.1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3.3.2 运营能力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3.3.3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3.3.4 成长能力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3.3.5 风险防范能力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3.3.6 管理能力分析 | 第40页 |
| 3.4 优势与劣势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3.4.1 优势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3.4.2 劣势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4 国润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分析与制定 | 第42-49页 |
| 4.1 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4.1.1 SWOT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4.1.2 发展战略备选方案 | 第43-44页 |
| 4.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| 第44-45页 |
| 4.2.1 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4.2.2 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| 第45页 |
| 4.3 公司发展战略落实的具体措施 | 第45-49页 |
| 4.3.1 尽快布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物流业务 | 第46页 |
| 4.3.2 积极建立物流同业战略联盟 | 第46-47页 |
| 4.3.3 建立基于物流网技术的物流信息监管系统 | 第47页 |
| 4.3.4 合理运用供应链金融服务 | 第47-48页 |
| 4.3.5 努力打造区域性知名物流品牌 | 第48-49页 |
| 5 国润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和效果预测 | 第49-53页 |
| 5.1 建立完善安全应急预案 | 第49-50页 |
| 5.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| 第50页 |
| 5.3 打造现代职业经理人队伍 | 第50-51页 |
| 5.4 建立集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| 第51-52页 |
| 5.5 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预测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