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高中生宽恕倾向、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12-14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-31页
    1.1 宽恕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宽恕概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宽恕类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宽恕的发展模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宽恕的相关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1.2 感恩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感恩概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感恩的测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感恩的研究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感恩与人格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感恩与社会关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感恩干预第25-27页
    1.3 宽恕、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感恩、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第28-29页
    1.4 问题提出第29-31页
第2章 研究设计第31-35页
    2.1 研究意义第31页
    2.2 研究假设第31-32页
    2.3 研究被试第32-33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研究工具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数据处理第34-35页
第3章 研究结果第35-46页
    3.1 高中生宽恕倾向的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高中生宽恕倾向的总体情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中生宽恕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5-36页
    3.2 高中生感恩倾向的研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中生感恩倾向的总体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高中生感恩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7-38页
    3.3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3.4 高中生宽恕倾向、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高中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高中生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高中生宽恕倾向与感恩的相关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3.5 高中生宽恕倾向、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高中生宽恕倾向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高中生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高中生宽恕倾向与感恩的回归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6 感恩在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3-46页
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46-54页
    4.1 高中生宽恕倾向特点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中生宽恕倾向的总体状况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中生宽恕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6-47页
    4.2 高中生感恩倾向特点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中生感恩倾向总体情况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中生感恩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7-48页
    4.3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特点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8-49页
    4.4 高中生宽恕倾向、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高中生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高中生宽恕倾向与感恩的关系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高中生感恩在宽恕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第52-54页
第5章 总结第54-57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果第54-55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较以往研究的新意第55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不足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第56-57页
注释第57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附录第71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心理韧性的质性研究
下一篇:苏皖两省唐、五代墓葬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