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“毒—效—证”关联性的天南星用药规律研究
提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天南星毒、效相关文献研究 | 第9-34页 |
一、天南星之毒 | 第9-15页 |
(一) 毒性源流 | 第9-11页 |
(二) 中毒表现 | 第11-12页 |
(三) 中毒机制 | 第12-13页 |
(四) 解毒措施及机制 | 第13-14页 |
(五) 炮制减毒 | 第14-15页 |
二、天南星性效沿革 | 第15-26页 |
(一) 性味归经 | 第15-19页 |
(二) 功效与主治 | 第19-25页 |
(三) 功效特点 | 第25-26页 |
三、影响天南星毒、效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| 第26-34页 |
(一) 产地 | 第26-27页 |
(二) 采收 | 第27页 |
(三) 炮制 | 第27-30页 |
(四) 用量 | 第30页 |
(五) 煎法 | 第30-31页 |
(六) 服法 | 第31页 |
(七) 病证 | 第31-32页 |
(八) 配伍 | 第32-34页 |
第二部分 天南星减毒、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| 第34-9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34-36页 |
(一) 数据标准化处理 | 第34-35页 |
(二) 天南星方剂信息数据库构建 | 第35-3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(一) 中医文献梳理方法 | 第36页 |
(二) 统计学方法 | 第36-37页 |
四、研究结果 | 第37-95页 |
(一) 历代天南星方基本情况分析 | 第37-39页 |
(二) 天南星方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| 第39-52页 |
(三) 天南星方量效相关因素分析 | 第52-64页 |
(四) 天南星方配伍规律研究 | 第64-95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95-110页 |
一、天南星毒性、功效的辩证关系 | 第95-99页 |
(一) 效能、毒性常变论 | 第95页 |
(二) 毒效关系之“常”——同源异类 | 第95-97页 |
(三) 毒效关系之“变”——毒效互化 | 第97-99页 |
二、影响天南星毒效发挥的相关因素 | 第99-110页 |
(一) 炮制方法 | 第99页 |
(二) 配伍 | 第99-105页 |
(三) 药物用量 | 第105页 |
(四) 剂型 | 第105-106页 |
(五) 给药途径 | 第106页 |
(六) 辨病辨证 | 第106-107页 |
(七) 药引 | 第107-110页 |
结语 | 第110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1页 |
附录 | 第121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-130页 |
查新报告 | 第130-137页 |
发表论文 | 第137-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