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周期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3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| 第16-26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1.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2 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2.1.3 权变理论 | 第19页 |
2.2 文献综述 | 第19-26页 |
2.2.1 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| 第19-21页 |
2.2.2 企业治理 | 第21-23页 |
2.2.3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治理机制 | 第23-25页 |
2.2.4 研究述评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治理效率机理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1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描述 | 第26-28页 |
3.1.1 初创期企业特征 | 第26页 |
3.1.2 成长期企业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1.3 成熟期企业特征 | 第27页 |
3.1.4 衰退期企业特征 | 第27-28页 |
3.2 企业治理效率的衡量 | 第28-30页 |
3.2.1 企业治理效率函数的界定 | 第28页 |
3.2.2 数据包络分析(DEA) | 第28-29页 |
3.2.3 企业治理机制 | 第29-30页 |
3.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治理效率机理分析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| 第32-55页 |
4.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2-33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33-37页 |
4.2.1 变量设计 | 第33-35页 |
4.2.2 模型构建 | 第35-37页 |
4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7-53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37-44页 |
4.3.2 企业治理效率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3.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治理效率比较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4 管理建议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2-63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| 第63-64页 |
附录C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生产前沿面投入要素权重 | 第6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