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信托、信贷法论文

资产管理信托属性的背离与回归--以“宝万之争”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页
一、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7-13页
    (一) 宝能系收购万科的资金运作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 资产管理计划为钜盛华提供出资及财务支持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构建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直接购买万科股票第9-10页
    (二) 宝能系资产管理计划的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定向资产管理与集合资产管理兼具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银行理财资金巧妙地对接资产管理计划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宝能系对资产管理计划做出结构化安排第11页
    (三) 宝能系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性质之问第11-13页
二、资产管理的信托本质第13-21页
    (一) 资产管理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资产管理的主要类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按照资产管理机构的类型划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按照资产管理委托方人数划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按照受托管理财产的性质划分第16页
    (三) 资产管理基础法律关系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资产管理基础法律关系的主要学说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资产管理基础法律关系第18-20页
    (四) 资产管理的信托属性第20-21页
三、现行资产管理产品对其信托属性的背离第21-28页
    (一) 宝能系资产管理计划的主要合同条款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资产管理计划的类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资产管理的方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收益分配及表决权归属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 宝能系资产管理计划对其信托属性的背离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托财产方面的异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分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 责任承担主体的模糊第24-25页
    (三) 我国资产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不足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托登记法律制度的缺失不利于资产管理业发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现行资产管理业监管规则的差异有悖于金融公平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 资产管理法律属性的模糊有碍于信托功能的发挥第28页
四、完善我国资产管理计划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28-34页
    (一) 完善信托业法制,回归资产管理信托本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建立信托财产转移制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制定规范资产管理的信托业法第30页
    (二) 明确资产管理的法律性质和地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统一资产管理的法律概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明确资产管理的法律地位第31-32页
    (三) 统一资产管理监管法律制度第32-34页
结语第34-35页
参考文献第35-3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38-39页
致谢第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命周期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分析
下一篇:业绩补偿承诺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研究--基于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数据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