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电化学法制备MOF(Cu)基复合催化剂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(MOFs)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含氮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含羧基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含羧基与含氮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2-13页
    1.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(MOFs)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(MOFs)的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气体吸附和存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气体分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反应催化第16-17页
    1.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(MOFs)的合成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室温(搅拌)合成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水(溶剂)热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微波辅助加热法第18页
    1.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(MOFs)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1.7 课题的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目的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研究目标第20-21页
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21-27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和气体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整体思路流程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活性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条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的活性计算公式第24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热重分析(TGA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场发射扫描电镜(S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CO程序升温脱附(CO-TPD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H_2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CO_2程序升温脱附(CO_2-TPD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拉曼光谱(Raman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(UV-vis DRS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高分辨透射电镜(HR-TEM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(ICP)第26-27页
第三章 电化学法制备HKUST-1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第27-3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实验内容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HKUST-1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HKUST-1-Hy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HKUST-1的性能测试及表征第2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表征与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Raman表征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HKUST-1的热重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HKUST-1的织构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HKUST-1的CO氧化性能评价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活化后HKUST-1的XRD表征与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以HKUST-1为模板制备TiO_2-Cu_xO催化剂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第37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4.2 实验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KUST-1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iO_2@HKUST-1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TiO_2-Cu_xO-Y的合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TiO_2-Cu_xO-CP的合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及表征第3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3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CP-AES表征与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RD表征与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热重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SEM表征与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TEM表征与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UV-vis表征与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H_2-TPR表征与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CO_2-TPD表征与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CO-TPD表征与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Ce、Co、Mn对TiO_2-Cu_xO催化剂结构和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第54-7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4页
    5.2 实验内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HKUST-1及TiO_2@HKUST-1的合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1Ti-Cu-aM催化剂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55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Ce对TiO_2-Cu_xO催化剂结构和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2 XRD表征与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3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4 H_2-TPR表征与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Co对TiO_2-Cu_xO催化剂结构和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2 XRD表征与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3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4 H_2-TPR表征与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Mn对TiO_2-Cu_xO催化剂结构和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XRD表征与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3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4 H_2-TPR表征与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5 CO_2-TPD表征与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个人简历第84-85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传统聚落“自助式”保护与再生动力机制研究--以尤溪县桂峰村为例
下一篇:美术领域数字出版共享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