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2.1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3页 |
1.3.1 形状误差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3.2 形状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.3 月球地形探测误差与不确定度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4.1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4.2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4-2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圆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评定 | 第26-51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问题的提出 | 第26-29页 |
2.3 微分进化算法 | 第29-33页 |
2.3.1 微分进化算法原理 | 第29-31页 |
2.3.2 DE算法步骤 | 第31-32页 |
2.3.3 算法的多种形式 | 第32-33页 |
2.3.4 微分进化的应用 | 第33页 |
2.4 圆度误差的数学模型及微分进化实现流程 | 第33-36页 |
2.4.1 最小二乘与最小区域圆度误差数学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4.2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区域数学模型 | 第34页 |
2.4.3 圆度误差与平面度误差的微分进化实现流程 | 第34-36页 |
2.5 实例验证与讨论 | 第36-50页 |
2.5.1 圆度误差实例 | 第36-43页 |
2.5.2 平面度误差评定实例 | 第43-5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基于拟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轮廓度误差评定 | 第51-70页 |
3.1 引言 | 第51页 |
3.2 问题的提出 | 第51-52页 |
3.3 拟粒子群算法 | 第52-55页 |
3.3.1 拟随机Halton序列 | 第53页 |
3.3.2 粒子群算法的提出 | 第53-54页 |
3.3.3 粒子群算法的数学表示与原理 | 第54-55页 |
3.3.4 算法步骤 | 第55页 |
3.3.5 粒子群算法的应用 | 第55页 |
3.4 自由曲线轮廓度误差评定 | 第55-62页 |
3.4.1 自由曲线理论轮廓的重建 | 第56-57页 |
3.4.2 自由曲线重建 | 第57-58页 |
3.4.3 基于拟随机序列求解点到自由曲线的最短距离 | 第58-59页 |
3.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2页 |
3.5 自由曲面定位及轮廓度误差评定 | 第62-69页 |
3.5.1 自由曲面 | 第63页 |
3.5.2 基于拟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由曲面定位 | 第63-64页 |
3.5.3 自由曲面轮廓度误差 | 第64-65页 |
3.5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四章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圆度与圆锥度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| 第70-90页 |
4.1 引言 | 第70页 |
4.2 问题的提出 | 第70-73页 |
4.3 圆度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| 第73-81页 |
4.3.1 圆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与拟合算法 | 第73-74页 |
4.3.2 采样策略与数据处理 | 第74-78页 |
4.3.3 不确定度计算 | 第78-80页 |
4.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80-81页 |
4.4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圆锥度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| 第81-89页 |
4.4.1 最小区域圆锥度误差的数学模型 | 第81-82页 |
4.4.2 基于拟粒子群算法的最小区域圆锥度误差实现 | 第82-83页 |
4.4.3 圆锥度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| 第83-85页 |
4.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5-8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在轨测量数据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研究 | 第90-110页 |
5.1 引言 | 第90页 |
5.2 问题的提出 | 第90-91页 |
5.3 激光高度计 | 第91-93页 |
5.4 嫦娥激光高度计科学探测数据误差分析与处理 | 第93-100页 |
5.4.1 数据预处理(数据的选择) | 第93-96页 |
5.4.2 激光高度计的数据研究处理 | 第96-100页 |
5.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0页 |
5.5 激光高度计在轨探测数据误差的不确定度研究 | 第100-108页 |
5.5.1 处理区域的选择 | 第100-101页 |
5.5.2 所选择区域的数据处理 | 第101-102页 |
5.5.3 不确定度来源定义 | 第102-103页 |
5.5.4 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| 第103页 |
5.5.5 结果与讨论 | 第103-108页 |
5.6本章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110-113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110-111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11-112页 |
6.3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11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| 第125-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