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本文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1.2.1 传递函数构建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2 模型降阶方法 | 第15-20页 |
1.2.3 响应映射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 本文内容结构 | 第21-24页 |
1.3.1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3.2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模态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24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模态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思路 | 第24-25页 |
2.3 模态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3.1 基于模态价值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3.2 基于模态能量流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3.3 基于模态DC增益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29页 |
2.3.4 振源传递模型的构建步骤 | 第29-30页 |
2.4 模态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的仿真验证 | 第30-40页 |
2.4.1 太阳帆板模型 | 第30-32页 |
2.4.2 基于模态价值的振源传递模型仿真验证 | 第32-35页 |
2.4.3 基于模态能量流的振源传递模型仿真验证 | 第35-37页 |
2.4.4 基于模态DC增益的振源传递模型仿真验证 | 第37-4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物理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42-62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物理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思路 | 第42-43页 |
3.3 一阶系统的低秩平衡实现方法 | 第43-49页 |
3.3.1 一阶系统及其Gramian矩阵 | 第43-45页 |
3.3.2 一阶系统的低秩平衡实现 | 第45-46页 |
3.3.3 求解一阶系统Lyapunov方程的ADI迭代算法 | 第46-49页 |
3.4 二阶系统的低秩平衡实现 | 第49-56页 |
3.4.1 二阶系统及其Gramian矩阵 | 第49-52页 |
3.4.2 二阶系统的低秩平衡实现 | 第52-53页 |
3.4.3 求解二阶系统Lyapunov方程的ADI迭代算法 | 第53-56页 |
3.5 基于二阶系统低秩平衡实现的振源传递模型构建方法 | 第56-57页 |
3.6 物理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的仿真验证 | 第57-6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四章 航天器平台的响应映射模型 | 第62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62页 |
4.2 响应映射模型构建方法 | 第62-63页 |
4.3 响应映射矩阵计算方法 | 第63-66页 |
4.3.1 基于响应的响应映射矩阵 | 第63-65页 |
4.3.2 基于模态的响应映射矩阵 | 第65-66页 |
4.4 响应映射模型的仿真验证 | 第66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典型卫星平台的微振动传递模型仿真验证 | 第70-79页 |
5.1 引言 | 第70页 |
5.2 某卫星平台的有限元模型 | 第70-71页 |
5.3 模态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仿真分析 | 第71-75页 |
5.4 物理坐标下的振源传递模型仿真分析 | 第75-76页 |
5.5 微振动响应映射模型仿真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