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 耐撞性拓扑优化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耐撞性拓扑优化基本理论 | 第23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LS-DYNA显式有限元算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有限元显式积分算法 | 第23-25页 |
2.2.2 时间步长与质量缩放 | 第25-26页 |
2.3 SIMP密度差值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4 HCA方法简介 | 第27页 |
2.5 基于HCA方法的耐撞性拓扑优化基本理论 | 第27-31页 |
2.5.1 材料非线性 | 第27-28页 |
2.5.2 设计目标及边界条件 | 第28-29页 |
2.5.3 材料的重新分布 | 第29-30页 |
2.5.4 收敛准则 | 第30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基于能量控制的梁结构耐撞性拓扑优化及设计 | 第32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能量控制的HCA耐撞性优化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3 单工况连续体拓扑优化 | 第34-36页 |
3.3.1 初始变量及加载、约束条件 | 第35页 |
3.3.2 拓扑优化结果及收敛情况 | 第35-36页 |
3.4 多工况连续体拓扑优化 | 第36-38页 |
3.4.1 初始变量及加载条件 | 第37-38页 |
3.4.2 拓扑优化结果及收敛情况 | 第3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某电动汽车保险杠结构耐撞性拓扑优化及设计 | 第40-52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保险杠优化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0页 |
4.3 初始条件及加载约束条件 | 第40-41页 |
4.4 拓扑优化结果及收敛情况 | 第41-42页 |
4.5 截面优化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6 优化结果诠释及改进 | 第44页 |
4.7 摆锤碰撞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7.1 摆锤碰撞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4-45页 |
4.7.2 摆锤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7.3 摆锤及保险杠的能量变化 | 第47-48页 |
4.7.4 保险杠横梁最大位移节点的位移变化 | 第48-49页 |
4.8 台车碰撞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某电动汽车电池箱体耐撞性拓扑优化及设计 | 第52-68页 |
5.1 前言 | 第52页 |
5.2 电池箱体结构设计要求 | 第52-54页 |
5.2.1 碰撞安全性能要求 | 第52-53页 |
5.2.2 结构设计 | 第53-54页 |
5.2.3 通风与散热 | 第54页 |
5.2.4 绝缘与防水 | 第54页 |
5.3 某电动车电池箱体改进前碰撞及NVH性能有限元分析 | 第54-60页 |
5.3.1 电池箱体侧碰有限元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3.2 电池箱体模态分析 | 第57-60页 |
5.4 优化分析初始条件及加载条件 | 第60-62页 |
5.4.1 初始变量及初始加载 | 第60-62页 |
5.4.2 约束条件 | 第62页 |
5.5 拓扑优化结果及收敛情况 | 第62-63页 |
5.6 工程诠释及结构设计 | 第63-65页 |
5.7 电池箱体结构改进后模态分析及碰撞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