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反胶束中漆酶催化降解愈创木酚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4-30页
    1.1 木质素污染物的概况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木质素定义及其污染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机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木质素降解的微生物第18-20页
    1.2 反胶束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胶束酶学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反胶束简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反胶束技术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反胶束中酶的定位和结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反胶束酶活力的影响因素第22-24页
    1.3 表面活性剂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表面活性剂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念及分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鼠李糖脂简介第28页
    1.4 选题背景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选题背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9-30页
第2章 反胶束体系构建第30-38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30页
    2.2 材料和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反胶束中漆酶酶活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反胶束中漆酶酶活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W0对反胶束中漆酶酶活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 反胶束中漆酶对愈创木酚的反应第38-45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8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、设备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反胶束体系漆愈创木酚的酶降解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愈创木酚浓度测定(液相色谱分析)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分析(GC-MS)第40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反胶束体系中漆酶催化愈创木酚降解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反胶束中酶催化动力学研究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反胶束中漆酶催化木质素机制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甘油改性对反胶束的影响第45-51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5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、设备与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反胶束体系制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最佳含水率W0的测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甘油改性后反胶束最大增溶水量的测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漆酶催化愈创木酚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反胶束体系条件优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甘油改性反胶束中最大增溶水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甘油改性反胶束中漆酶催化效率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0-51页
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1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-62页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课题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n2S3/Ag/TiO2三元纳米体系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新型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