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言 | 第9-16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二、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三、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第一章 官员贪腐的现象和危害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官员贪腐表现和实质 | 第16-20页 |
一、官员贪腐的表现 | 第16-17页 |
二、官员贪腐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三、官员贪腐的实质:权利寻租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官员贪腐的主要危害 | 第20-23页 |
一、滥用公共权力 | 第20-21页 |
二、损害公共利益 | 第21-23页 |
三、侵害公共理性 | 第23页 |
第三节 官员贪腐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一、政府公信力内涵 | 第23-27页 |
二、官员行为与政府公信力的联系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官员贪腐成因的伦理分析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我国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引起贪腐 | 第28-31页 |
一、权力缺乏约束 | 第28页 |
二、反腐执行机制不完善 | 第28-30页 |
三、体制内部权力监督不力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官员个体道德问题引起贪腐 | 第31-36页 |
一、极端的利己主义 | 第31-32页 |
二、道德的扭曲心理 | 第32-34页 |
三、“官本位”思想侵袭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权力运行与道德监管机制的缺陷引起贪腐 | 第36-39页 |
一、缺乏道德责任的监管 | 第36-37页 |
二、缺乏道德评价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官员贪腐伦理规制的路径 | 第39-55页 |
第一节 完善法制和道德监管制度 | 第39-44页 |
一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| 第39-40页 |
二、建立健全控制贪腐的法律条令 | 第40-43页 |
三、强化道德监管与道德赏罚机制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提升官员个体道德修养 | 第44-49页 |
一、强化官员“以人为本”的道德认知 | 第44-45页 |
二、正确的处理公权与私利的关系 | 第45-47页 |
三、树立官员“依法行政”的道德观 | 第47-48页 |
四、加强官员官德建设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全社会、全方位、全民参与的监管体系 | 第49-55页 |
一、加强党性原则完善内部监管 | 第49-52页 |
二、增加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舆论监督 | 第52-53页 |
三、强调全民提高多方监督的反腐意识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