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引言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8-19页
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、地位和根本任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联系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提供理论遵循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20-22页
3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第22-27页
    3.1 基本概念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网络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素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络素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大学生网络素养第23页
    3.2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主要内容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大学生网络知识素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大学生网络政治素养第25-27页
4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第27-43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网络素养问卷调查设计第27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大学生人生观调查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大学生道德观调查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大学生法治观调查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调查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网络依赖程度较深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网络娱乐倾向较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网络道德素养较低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网络法律素养不高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网络甄别能力较差第38页
    4.4 大学生网络素养不高原因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存在误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家、校、生三者间沟通不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落实乏力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监管缺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社会市场经济环境负面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存在偏差第41-43页
5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相关对策第43-49页
    5.1 家庭教育方面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更新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提高家长自身网络素养第43-44页
    5.2 高校培育方面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家、校、生相联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营造健康校园网络环境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设高校网络人才队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水平第46-47页
    5.3 社会引领方面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动员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监管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第53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傅斯年大学师生管理思想研究
下一篇: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