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环网冗余技术及其实现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工业以太网技术 | 第9页 |
1.1.2 以太网用于工业现场的问题 | 第9-11页 |
1.1.3 提高工业以太网可靠性方法 | 第11页 |
1.1.4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介质冗余协议局限性分析 | 第16-25页 |
2.1 介质冗余协议 | 第16-22页 |
2.1.1 体系结构 | 第16-18页 |
2.1.2 基本原理 | 第18页 |
2.1.3 状态机 | 第18-22页 |
2.2 介质冗余协议性能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 介质冗余协议局限性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多主站环网冗余技术设计 | 第25-42页 |
3.1 冗余环网主站调度算法设计 | 第25-29页 |
3.1.1 主站调度机制 | 第25-27页 |
3.1.2 优先级选举算法 | 第27-29页 |
3.2 协议帧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3 状态机设计 | 第31-35页 |
3.3.1 主站选举过程 | 第31-33页 |
3.3.2 状态机 | 第33-35页 |
3.4 性能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4.1 优先级选举算法收敛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4.2 网络故障恢复时间 | 第38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互连环网冗余技术设计 | 第42-51页 |
4.1 概述 | 第42-43页 |
4.2 协议帧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3 状态机设计 | 第44-47页 |
4.3.1 基本原理 | 第44页 |
4.3.2 状态机 | 第44-47页 |
4.4 性能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环网冗余技术编程实现与功能测试 | 第51-74页 |
5.1 软硬件环境介绍 | 第51-53页 |
5.1.1 软件环境 | 第51页 |
5.1.2 硬件平台 | 第51-53页 |
5.2 以太网交换机基本功能实现 | 第53-56页 |
5.3 多主站环网冗余技术编程实现 | 第56-60页 |
5.3.1 软件总体方案 | 第56-57页 |
5.3.2 软件程序功能模块实现 | 第57-59页 |
5.3.3 软件程序函数总结 | 第59-60页 |
5.4 互连环网冗余技术编程实现 | 第60-61页 |
5.5 环网冗余技术软件功能测试 | 第61-73页 |
5.5.1 软件模块功能测试 | 第61-65页 |
5.5.2 多主站环网冗余技术功能测试 | 第65-71页 |
5.5.3 互连环网冗余技术功能测试 | 第71-7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总结 | 第74-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附录 1 | 第80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88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