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特征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0-18页 |
0.1 选题来源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0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0.3 ARYSKUM坳陷勘探现状 | 第13-14页 |
0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8页 |
0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0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0.4.3 主要工作量 | 第16-18页 |
第1章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8-28页 |
1.1 研究区基本概况 | 第18-19页 |
1.2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| 第19-20页 |
1.2.1 区域构造背景及基底特征 | 第19页 |
1.2.2 构造单元划分 | 第19-20页 |
1.3 区域地层特征 | 第20-28页 |
第2章 盆地构造地层特征 | 第28-40页 |
2.1 构造演化史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2 断裂体系特征 | 第31-34页 |
2.2.1 断层的几何形态 | 第31-32页 |
2.2.2 断层的组合样式 | 第32-34页 |
2.3 走滑反转构造特征 | 第34-37页 |
2.3.1 走滑反转期次 | 第34-36页 |
2.3.2 Karatau走滑断层平面特征 | 第36-37页 |
2.4 层序地层格架 | 第37-40页 |
第3章 同沉积断裂及盆地演化 | 第40-53页 |
3.1 主干同沉积断裂特征 | 第40-47页 |
3.1.1 主干同沉积断裂识别 | 第40-45页 |
3.1.2 主干同沉积断裂展布 | 第45-47页 |
3.2 盆地格局演化 | 第47-53页 |
3.2.1 断陷期盆地格局 | 第47-50页 |
3.2.2 断坳转换期盆地格局 | 第50-51页 |
3.2.3 坳陷期盆地格局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盆地斜坡类型及分布特征 | 第53-61页 |
4.1 盆地主要斜坡类型 | 第53-57页 |
4.1.1 断陷期斜坡类型 | 第53-55页 |
4.1.2 断拗转换期斜坡类型 | 第55-56页 |
4.1.3 坳陷期斜坡类型 | 第56-57页 |
4.2 斜坡平面分布特征 | 第57-61页 |
4.2.1 断陷期斜坡分布特征 | 第57-59页 |
4.2.2 断坳转换期斜坡分布特征 | 第59-60页 |
4.2.3 坳陷期斜坡分布特征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盆地沉积响应特征 | 第61-78页 |
5.1 断陷期沉积响应特征 | 第61-67页 |
5.1.1 主要发育沉积相类型 | 第61-63页 |
5.1.2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| 第63-67页 |
5.2 断坳转换期沉积响应特征 | 第67-71页 |
5.2.1 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 | 第67-69页 |
5.2.2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| 第69-71页 |
5.3 坳陷期沉积响应特征 | 第71-73页 |
5.4 构造运动对于沉积体系的控制 | 第73-78页 |
5.4.1 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| 第73-75页 |
5.4.2 构造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的类型与分布 | 第75-78页 |
结论与认识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