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与选区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页岩气勘探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页岩气勘探进展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页岩气勘探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3 研究区天然气勘探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.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4 主要工作量 | 第15-17页 |
1.4.1 文献整理和资料调研 | 第15-16页 |
1.4.2 野外地质勘查 | 第16页 |
1.4.3 钻井资料收集 | 第16页 |
1.4.4 分析测试化验 | 第16页 |
1.4.5 编图 | 第16-17页 |
1.5 主要成果认识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 | 第18-53页 |
2.1 泥页岩发育地质背景 | 第18-28页 |
2.1.1 区域构造特征 | 第18页 |
2.1.2 地层特征 | 第18-21页 |
2.1.3 太原组沉积与岩相古地理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1.4 泥页岩分布特征 | 第22-28页 |
2.2 泥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| 第28-36页 |
2.2.1 有机质类型 | 第28-29页 |
2.2.2 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 | 第29-33页 |
2.2.3 有机质成熟度 | 第33-36页 |
2.3 泥页岩储层特征 | 第36-48页 |
2.3.1 岩矿特征 | 第36-37页 |
2.3.2 岩石组合类型 | 第37-38页 |
2.3.3 泥页岩物性特征 | 第38-48页 |
2.4 泥页岩含气特征 | 第48-53页 |
2.4.1 等温吸附模拟 | 第48-50页 |
2.4.2 气测录井特征 | 第50页 |
2.4.3 总含气量平面分布特征 | 第50-53页 |
第3章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| 第53-57页 |
3.1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| 第53页 |
3.2 资源潜力评价参数选取和确定 | 第53-55页 |
3.3 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| 第55-57页 |
第4章 有利区优选及有利区资源量计算 | 第57-63页 |
4.1 有利区优选参数确定的具体方法 | 第57-58页 |
4.2 有利区优选结果 | 第58-60页 |
4.3 有利区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| 第60-61页 |
4.4 有利区可靠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.1 较大的泥页岩厚度 | 第61页 |
4.4.2 泥页岩富含有机碳 | 第61页 |
4.4.3 热演化程度高 | 第61页 |
4.4.4 储集空间发育 | 第61-62页 |
4.4.5 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 | 第62页 |
4.4.6 埋藏深度适宜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