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1.2.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2 旱涝灾害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2.3 对称性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区概况 | 第17页 |
1.4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湘赣浙地区气温降水变化规律分析 | 第21-33页 |
2.1 气候形成的背景因素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 气温变化特征 | 第22-27页 |
2.2.1 气温时间演变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2.2 气温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4-27页 |
2.3 降水变化特征 | 第27-32页 |
2.3.1 降水时间演变特征 | 第27-29页 |
2.3.2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9-32页 |
2.4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湘赣浙地区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| 第33-45页 |
3.1 旱涝指标选取及等级划分 | 第33-35页 |
3.2 旱涝时间演变特征 | 第35-39页 |
3.2.1 旱涝年际变化特征 | 第35-38页 |
3.2.2 旱涝季节变化特征 | 第38-39页 |
3.3 旱涝空间分布特征 | 第39-42页 |
3.3.1 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| 第39-40页 |
3.3.2 雨涝频率空间分布 | 第40-41页 |
3.3.3 旱涝空间变化趋势 | 第41-42页 |
3.4 特征年份的旱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| 第42-44页 |
3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湘赣浙地区旱涝灾害对称性趋势判断 | 第45-67页 |
4.1 湘赣浙地区旱涝年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45-49页 |
4.1.1 湘赣浙地区大涝年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45-47页 |
4.1.2 湘赣浙地区大旱年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47-49页 |
4.2 分区旱涝季节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49-66页 |
4.2.1 湖南省旱涝季节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49-53页 |
4.2.2 江西省旱涝季节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53-59页 |
4.2.3 浙江省旱涝季节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| 第59-66页 |
4.3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旱涝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7-79页 |
5.1 资料来源 | 第67页 |
5.2 太阳活动对湘赣浙地区旱涝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5.2.1 太阳黑子与湘赣浙地区及分区旱涝年关系 | 第68-70页 |
5.3 ENSO事件对湘赣浙地区旱涝的影响 | 第70-75页 |
5.3.1 SPEI指数与SOI相关性 | 第71页 |
5.3.2 El Nino/La Nina与旱涝的关系 | 第71-75页 |
5.4 东亚夏季风对湘赣浙地区夏季旱涝灾害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5.5 地形对湘赣浙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 | 第77页 |
5.6 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3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9-82页 |
6.1.1 湘赣浙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| 第79-80页 |
6.1.2 湘赣浙地区旱涝灾害特征 | 第80页 |
6.1.3 湘赣浙地区旱涝趋势判断 | 第80-81页 |
6.1.4 湘赣浙地区旱涝影响因子分析 | 第81-82页 |
6.2 特色之处 | 第82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