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1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2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3、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3.1 案例分析法 | 第13页 |
3.2 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3.3 访谈法 | 第13页 |
3.4 比较研究法 | 第13页 |
4、技术框架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15-22页 |
1.1 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1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5-16页 |
1.1.2 国内研究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1.2.1 政府角色理论 | 第18-19页 |
1.2.2 公共物品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2.3 市场失灵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及政府角色定位现状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1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| 第22页 |
2.1.1 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 | 第22页 |
2.1.2 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 | 第22页 |
2.2 苏州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角色现状分析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1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1.1 角色越位 | 第25-26页 |
3.1.2 角色缺位 | 第26-27页 |
3.1.3 角色错位 | 第27-28页 |
3.2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原因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2.1 管理体制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3.2.2 执政理念没有转变 | 第29-30页 |
3.2.3 公共服务机制还不健全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乡村旅游发展中国内外政府角色定位借鉴 | 第32-37页 |
4.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| 第32-33页 |
4.1.1 美日两国政府在乡村旅游中扮演角色的相同点 | 第32-33页 |
4.1.2 美日两国政府在乡村旅游中扮演角色的不同点 | 第33页 |
4.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| 第33-37页 |
4.2.1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| 第34页 |
4.2.2 创新管理体制 | 第34-35页 |
4.2.3 品牌营销 | 第35-37页 |
第5章 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再定位 | 第37-43页 |
5.1 管理体制转型的推动者 | 第37-38页 |
5.1.1 理顺内部人才管理机制 | 第37页 |
5.1.2 完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 | 第37-38页 |
5.1.3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| 第38页 |
5.2 产业发展的促进者 | 第38-39页 |
5.2.1 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| 第38页 |
5.2.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| 第38-39页 |
5.3 乡村旅游的公共产品提供者 | 第39-41页 |
5.3.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9页 |
5.3.2 强化乡村旅游品牌推广工作 | 第39-40页 |
5.3.3 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| 第40-41页 |
5.4 相关利益的协调者 | 第41-43页 |
5.4.1 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构 | 第42页 |
5.4.2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| 第42页 |
5.4.3 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