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径向生长对采伐、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20页 |
1.2.1 林木竞争效应研究 | 第11-16页 |
1.2.2 采伐效应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2.3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1 采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3.2 气候因子对侧柏径向生长的影响 | 第21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| 第24-32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4-25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4页 |
2.1.2 气候条件 | 第24页 |
2.1.3 土壤条件 | 第24页 |
2.1.4 植物资源 | 第24-2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5-32页 |
2.2.1 样地设置 | 第25-27页 |
2.2.2 数据获取 | 第27页 |
2.2.3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7-32页 |
3 间伐对侧柏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 | 第32-38页 |
3.1 样地采伐前胸径推算 | 第32-33页 |
3.2 伐桩径级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林分直径结构变化 | 第34-36页 |
3.4 采伐前后侧柏林分蓄积量估测 | 第36-38页 |
4 采伐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| 第38-44页 |
4.1 解析木径级分析 | 第38页 |
4.2 侧柏竞争单元的确定与竞争指数的选取 | 第38-40页 |
4.3 间伐前后侧柏竞争强度变化 | 第40-44页 |
5 采伐后径向生长释放分析 | 第44-48页 |
5.1 生长变化百分率 | 第44-45页 |
5.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6 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| 第48-54页 |
6.1 径向生长特征分析 | 第48页 |
6.2 年表特征分析 | 第48-49页 |
6.3 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| 第49-53页 |
6.3.1 对逐月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| 第49-51页 |
6.3.2 与气候因子的动态关系 | 第51-52页 |
6.3.3 特征年轮气候因子分析 | 第52-5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7 结论与讨论 | 第54-58页 |
7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7.1.1 合理抚育间伐强度确定 | 第54页 |
7.1.2 生长释放竞争模型 | 第54-55页 |
7.1.3 侧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| 第55页 |
7.2 讨论 | 第55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4-6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6-68页 |
获得成果目录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