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边界面法的CAE分析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1.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有限元分析自动化的困境 | 第14-16页 |
1.3 边界面法自动化CAE分析 | 第16-20页 |
1.4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完整实体CAE分析软件的整体框架 | 第22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软件模块与设计原则 | 第22-25页 |
2.3 几何模型的B-Rep接口 | 第25-39页 |
2.3.1 曲线曲面的几何参数化 | 第28-32页 |
2.3.2 曲面中黎曼度量及应用 | 第32-34页 |
2.3.3 曲线曲面上点的反求和投影 | 第34-38页 |
2.3.4 B-Rep接口设计 | 第38-39页 |
2.4 网格生成框架 | 第39-44页 |
2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一种新的扩展单元插值方法 | 第45-73页 |
3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3.2 扩展单元插值方法 | 第46-51页 |
3.2.1 扩展单元插值连续边界变量 | 第47-48页 |
3.2.2 扩展单元插值不连续边界变量 | 第48-51页 |
3.3 扩展单元插值方法在二维位势问题中的应用 | 第51-61页 |
3.3.1 二维位势问题边界积分方程 | 第51页 |
3.3.2 二维位势问题的离散边界方程 | 第51-54页 |
3.3.3 数值算例 | 第54-61页 |
3.4 扩展单元插值方法在平面静弹性问题中的应用 | 第61-72页 |
3.4.1 平面静弹性问题边界积分方程 | 第61-62页 |
3.4.2 平面静弹性问题的离散边界方程 | 第62-64页 |
3.4.3 数值算例 | 第64-72页 |
3.5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4章 参数化曲面网格自动生成 | 第73-95页 |
4.1 引言 | 第73页 |
4.2 曲面网格生成方法概述 | 第73-75页 |
4.2.1 映射法 | 第74页 |
4.2.2 直接法 | 第74-75页 |
4.3 铺砖法的实现及其改进 | 第75-87页 |
4.3.1 改进的算法流程 | 第75-78页 |
4.3.2 前沿管理及相交处理 | 第78-80页 |
4.3.3 网格质量优化 | 第80-86页 |
4.3.4 带硬点、硬线约束的网格生成 | 第86-87页 |
4.4 四边形网格实例 | 第87-94页 |
4.4.1 曲面网格实例 | 第87-89页 |
4.4.2 综合实例 | 第89-94页 |
4.5 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5章 基于二叉树的混合网格自动生成 | 第95-108页 |
5.1 引言 | 第95页 |
5.2 基于栅格法概述 | 第95-96页 |
5.3 二叉树网格生成 | 第96-105页 |
5.3.1 二叉树网格生成流程 | 第96-98页 |
5.3.2 算法的具体流程 | 第98-99页 |
5.3.3 根据曲率递归细分单元 | 第99-101页 |
5.3.4 “锯齿”形网格生成 | 第101-102页 |
5.3.5 移点操作 | 第102-103页 |
5.3.6 边界单元的切割 | 第103-105页 |
5.4 二叉树网格实例 | 第105-107页 |
5.5 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6章 焊缝真实造型模拟及其网格离散 | 第108-127页 |
6.1 引言 | 第108-109页 |
6.2 UG/Open二次开发 | 第109-112页 |
6.3 焊缝真实造型模拟 | 第112-124页 |
6.3.1 角焊和对接焊 | 第113-122页 |
6.3.2 点焊 | 第122-124页 |
6.4 焊缝模型的网格离散 | 第124-126页 |
6.5 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27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3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目录) | 第143-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