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及部件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价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汽车结构及部件开发现状 | 第13-21页 |
1.2.1 国外汽车结构开发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汽车结构开发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3 汽车结构及部件优化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2.4 国内外汽车结构应用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设计方案 | 第23-44页 |
2.1 现代主流车身结构开发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2 电动汽车结构设计流程 | 第24-26页 |
2.3 对标车性能参数获取 | 第26-33页 |
2.3.1 对标白车身静态性能参数获取 | 第27-29页 |
2.3.2 对标白车身动态性能参数获取 | 第29-33页 |
2.4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设计开发 | 第33-40页 |
2.4.1 设计目标与总体参数设计 | 第33-34页 |
2.4.2 造型设计及总布置方案确定 | 第34-35页 |
2.4.3 白车身力传递路径求解 | 第35-36页 |
2.4.4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概念简化模型建立 | 第36-40页 |
2.5 概念简化模型的性能初步校核 | 第40-42页 |
2.5.1 弯曲刚度仿真校核 | 第40-41页 |
2.5.2 扭转刚度仿真校核 | 第41页 |
2.5.3 理论模态分析校核 | 第41-4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关键接头部件的优化设计 | 第44-65页 |
3.1 关键接头优化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流程 | 第44-48页 |
3.1.1 拓扑优化基本理论方法介绍 | 第45-46页 |
3.1.2 关键接头部件优化设计流程 | 第46-48页 |
3.2 关键接头优化分析体系 | 第48-52页 |
3.2.1 多工况分析类型定义 | 第48-49页 |
3.2.2 基于折衷规划法的优化模型研究 | 第49-50页 |
3.2.3 多工况优化目标函数 | 第50-51页 |
3.2.4 多工况权重方案设计 | 第51-52页 |
3.3 拓扑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2-59页 |
3.3.1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几何模型建立 | 第52-53页 |
3.3.2 接头拓扑空间建立与离散化 | 第53-55页 |
3.3.3 多工况分析载荷及边界条件研究 | 第55-59页 |
3.3.4 拓扑优化的工艺约束研究 | 第59页 |
3.4 基于拓扑优化的关键接头输出方案 | 第59-63页 |
3.4.1 不同权重下的A柱下接头拓扑优化方案 | 第59-61页 |
3.4.2 其余接头拓扑优化及结果分析 | 第61-63页 |
3.4.3 拓扑优化结果输出 | 第6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四章 关键接头部件的几何设计与性能评价 | 第65-81页 |
4.1 关键接头几何建模 | 第65-68页 |
4.1.1 几何建模软件介绍 | 第65-66页 |
4.1.2 接头几何建模流程 | 第66页 |
4.1.3 关键接头解读与设计 | 第66-68页 |
4.2 关键接头多工况性能评价方法 | 第68-73页 |
4.2.1 关键接头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68-69页 |
4.2.2 多工况性能评价方法 | 第69-70页 |
4.2.3 关键接头多工况CAE性能分析 | 第70-73页 |
4.3 无设计接头模型性能分析 | 第73-77页 |
4.3.1 无设计接头模型提取 | 第73-74页 |
4.3.2 无设计接头模型CAE性能分析 | 第74-77页 |
4.4 关键接头设计模型的性能评价 | 第77-8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五章 重要部件的形貌优化设计与性能验证 | 第81-95页 |
5.1 形貌优化理论方法介绍 | 第81-83页 |
5.1.1 形貌优化数学模型 | 第81-82页 |
5.1.2 形貌优化的设计变量 | 第82页 |
5.1.3 形貌优化设计流程 | 第82-83页 |
5.2 前防火墙和车身中部地板模态分析 | 第83-86页 |
5.2.1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83-84页 |
5.2.2 模态分析边界条件 | 第84-85页 |
5.2.3 模态分析结果 | 第85-86页 |
5.3 前防火墙形貌优化设计与验证 | 第86-92页 |
5.3.1 形貌优化方案设计 | 第86-87页 |
5.3.2 形貌优化结果分析 | 第87-88页 |
5.3.3 前防火墙形貌优化设计与性能验证 | 第88-92页 |
5.4 车身中部地板形貌优化设计与验证 | 第92-94页 |
5.4.1 形貌优化方案与分析 | 第92页 |
5.4.2 形貌优化设计与性能验证 | 第92-9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六章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性能评价 | 第95-100页 |
6.1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有限元模型组装 | 第95-96页 |
6.2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性能校核 | 第96-98页 |
6.2.1 弯曲刚度校核 | 第96页 |
6.2.2 扭转刚度校核 | 第96-97页 |
6.2.3 动态性能校核 | 第97-98页 |
6.3 框架式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水平评价 | 第98-9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7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附件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