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队机动路网模拟与通行效果评估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路网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2 部队机动能力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部队机动信息化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4 存在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| 第17-28页 |
2.1 部队机动需求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2 路网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| 第18-22页 |
2.2.1 路网模型的描述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2.2 道路网络的时空数据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3 评估分析方法研究 | 第22-27页 |
2.3.1 综合评估方法分析比较 | 第22-23页 |
2.3.2 可视分析技术研究 | 第23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基于地理实体的机动路网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| 第28-45页 |
3.1 道路网络建模思想 | 第28-30页 |
3.1.1 道路条件对部队机动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1.2 路网模型的构建标准 | 第29-30页 |
3.1.3 道路地理实体的概念 | 第30页 |
3.2 基于地理实体的机动路网模型设计 | 第30-37页 |
3.2.1 道路网络概念模型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2.2 道路网络逻辑模型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2.3 道路网络物理模型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3 路网模型在部队机动想定推演中的应用 | 第37-44页 |
3.3.1 部队机动想定推演 | 第37-39页 |
3.3.2 路网模型实体化建模过程 | 第39-43页 |
3.3.3 机动路网模型的应用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部队机动方案与通行效果评估分析方法研究 | 第45-66页 |
4.1 部队机动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45-48页 |
4.1.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| 第45页 |
4.1.2 部队机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1.3 部队机动方案评价体系 | 第47-48页 |
4.2 部队机动方案评估模型 | 第48-56页 |
4.2.1 区间数多指标灰色关联模型 | 第48-50页 |
4.2.2 区间数距离的算法优化 | 第50-53页 |
4.2.3 部队机动方案的评估分析实验 | 第53-56页 |
4.3 部队机动通行效果可视分析方法研究 | 第56-65页 |
4.3.1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3.2 部队机动通行效果的可视化方法设计 | 第58-64页 |
4.3.3 部队机动通行效果的可视分析方法 | 第64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部队机动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6-79页 |
5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1.1 业务流程 | 第66-67页 |
5.1.2 功能需求 | 第67页 |
5.2 系统设计 | 第67-73页 |
5.2.1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67-68页 |
5.2.2 系统框架设计 | 第68-69页 |
5.2.3 功能模块设计 | 第69-71页 |
5.2.4 数据模型设计 | 第71-73页 |
5.3 系统实现 | 第73-78页 |
5.3.1 系统环境 | 第73-74页 |
5.3.2 插件实现方式 | 第74-75页 |
5.3.3 功能模块实现 | 第75-7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研究工作总结 | 第79页 |
6.2 下步研究工作展望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附录A 部队机动作战调查问卷 | 第85-87页 |
附录B 道路网络数据模型属性表 | 第87-89页 |
附录C 机动方案文档 | 第89-9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