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东南苗族地区吊脚楼的审美特质与笔墨表现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一、黔东南地区吊脚楼的审美特征 | 第8-11页 |
(一) 形成黔东南地区审美特征的自然条件 | 第8-9页 |
1. 黔东南地区的地形地貌 | 第8页 |
2. 黔东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条件 | 第8-9页 |
(二) 形成黔东南地区审美特征的人文基础 | 第9-10页 |
(三) 黔东南苗族地区吊脚楼的审美特征 | 第10-11页 |
二、黔东南地区吊脚楼的特征与艺术表现 | 第11-16页 |
(一) 吊脚楼的建筑营造 | 第11页 |
(二) 郎德上寨布局 | 第11-13页 |
(三) 艺术表现方式 | 第13-16页 |
1. 观察与取景 | 第13-14页 |
2. 构图与笔墨 | 第14-16页 |
三、黔东南系列写生与创作 | 第16-39页 |
(一) 写生过程 | 第16-26页 |
1. 笔者的写生作品展示《郎德写生系列》 | 第16-22页 |
2. 作品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 写生感悟 | 第24-26页 |
(二) 创作展示与感悟 | 第26-39页 |
1. 作品展示 | 第26-28页 |
2. 《苗寨秋韵》创作过程 | 第28-32页 |
3. 《郎德纪游》创作过程 | 第32-38页 |
4. 创作感悟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