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四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乡村建筑设计的现状 | 第14-20页 |
一、延续历史的传统设计 | 第14-15页 |
二、模仿城市的现代设计 | 第15-16页 |
三、当前乡村建筑设计的困境 | 第16-17页 |
(一)缺乏专业指导与理论支撑 | 第16-17页 |
(二)忽略当地环境及居民生活需求 | 第17页 |
四、解决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在地性建筑设计概况 | 第20-26页 |
一、“在地性”的起源与发展 | 第20-22页 |
(一)何为在地 | 第20页 |
(二)在地性与地域性、乡土性的关系 | 第20-22页 |
二、“在地性”在乡村建筑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| 第22-23页 |
三、影响“在地性”建筑设计的因素 | 第23-25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设计实践—邵原镇“知识之光”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| 第26-40页 |
一、项目背景 | 第26页 |
二、区位分析 | 第26-28页 |
(一)自然地理及历史人文 | 第26-27页 |
(二)旅游资源 | 第27-28页 |
三、基地现状 | 第28-29页 |
四、设计构思 | 第29-30页 |
(一) 以“地”为主 | 第29页 |
(二)以“人”为本 | 第29-30页 |
(三)与“时”俱进 | 第30页 |
五、在地性在设计中的体现 | 第30-39页 |
(一)场地设计 | 第30-31页 |
(二)建筑造型 | 第31-32页 |
(三)回应气候 | 第32-33页 |
(四)空间布置 | 第33-36页 |
(五)室内装饰 | 第36-38页 |
(六)比例尺度 | 第38-39页 |
六、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结语与展望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| 第4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成果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