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缩略词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DNA损伤应答概述 | 第10-16页 |
1.1.1 DNA损伤的概念及类型 | 第10-12页 |
1.1.2 DNA损伤修复 | 第12-14页 |
1.1.3 DNA损伤应答与癌症 | 第14-15页 |
1.1.4 DNA损伤应答与癌症治疗 | 第15-16页 |
1.2 非编码RNA概述 | 第16-20页 |
1.2.1 短链非编码RNA | 第16-18页 |
1.2.2 长链非编码RNA | 第18页 |
1.2.3 长链非编码RNA与DNA损伤应答 | 第18-20页 |
1.3 本论文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lncRNA参与应答紫外线胁迫的验证 | 第21-41页 |
2.1 前言 | 第21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9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.2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耗材 | 第22-24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0页 |
2.3.1 lnc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9-35页 |
2.3.2 RNA质量的检测 | 第35-36页 |
2.3.3 验证长链非编码RNA研究对象的受激转录现象 | 第36-38页 |
2.3.4 lncRNA0163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| 第38-40页 |
2.4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lncRNA0163在应答DNA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| 第41-67页 |
3.1 前言 | 第41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50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3.2.2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耗材 | 第41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41-50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6页 |
3.3.1 银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50-51页 |
3.3.2 lncRNA0163各si RNAs的设计结果 | 第51页 |
3.3.3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结果 | 第51-52页 |
3.3.4 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 | 第52-53页 |
3.3.5 筛选转染后He La细胞的最佳嘌呤霉素浓度 | 第53页 |
3.3.6 最佳种植密度的测定结果 | 第53-54页 |
3.3.7 重组质粒转染He La细胞的结果 | 第54-55页 |
3.3.8 lncRNA0163各si RNAs的干扰效果的检测结果 | 第55-56页 |
3.3.9 lncRNA0163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初探 | 第56-58页 |
3.3.10 lncRNA0163对损伤修复的影响 | 第58-66页 |
3.4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6页 |
附录B 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 | 第76-77页 |
附录C 集落实验的集落图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