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基本电子电路论文--频率合成技术、频率合成器论文

CMOS无电感宽带频率综合器关键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9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9-2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3 本文贡献第22-23页
    1.4 内容安排第23-25页
第2章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基础第25-57页
    2.1 锁相环的基本概念第25-26页
    2.2 锁相环的基本构成模块的线性模型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压控振荡器与分频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鉴相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鉴频鉴相器与电荷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环路滤波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3 电荷泵锁相环的连续时间线性模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锁相环的传输函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锁相环的频率响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锁相环的瞬态响应第33-34页
    2.4 锁相环的相位噪声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VCO的相位噪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LL其他模块的相位噪声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带内噪声与带外噪声第38-39页
    2.5 锁相环的非理想因素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锁相环的离散时间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电荷泵的非理想性与参考杂散第40-43页
    2.6 小数频率综合器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小数频率综合器的原理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∑△调制器与噪声整形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小数频率综合器的量化噪声及抑制第50-55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55-57页
第3章 环型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与频率调谐的优化设计第57-77页
    3.1 环型振荡器综述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环型振荡器的起振条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环型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第58-61页
    3.2 环型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与电流效率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环型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振荡器的宽带调谐与电流效率问题第67-68页
    3.3 分段线性调谐环型振荡器设计第68-73页
    3.4 测试结果第73-76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76-77页
第4章 环型振荡器电源噪声抑制技术的研究第77-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7-78页
    4.2 电源噪声对振荡器和锁相环的影响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源/衬底噪声的耦合机制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源/衬底噪声对振荡器相位噪声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线性稳压器的局限性第82-84页
    4.3 CML环型振荡器的开环电源噪声抑制电路设计第84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ML延迟单元的电源电压敏感度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源电压敏感度补偿电路设计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与频率响应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补偿强度的调整第90-91页
    4.4 电路实现与测试结果第91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锁相环电路设计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测试结果第93-9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99-101页
第5章 CMOS 40nm工艺下100MHz-3.2GHz低成本时钟产生电路设计第101-14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1-102页
    5.2 锁相环系统设计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计指标的选取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锁相环结构设计第105页
    5.3 数控电荷泵与电容倍乘技术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动态匹配数控电荷泵设计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电容倍乘技术第110-112页
    5.4 低功耗环型振荡器与分频器第112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二级伪差分振荡器第112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振荡器的频率调谐与频率规划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低功耗可编程分频器第124-129页
    5.5 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第129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自动频率控制的原理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AFC系统设计第132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AFC的实现第136-138页
    5.6 电路实现与仿真验证第138-144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144-145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45-149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145-146页
    6.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6-149页
参考文献第149-159页
致谢第159-161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催眠厌恶暗示降低吸烟渴求的神经机制
下一篇:囊泡运输相关蛋白VAMP7,EMC3和SH3PX1在果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