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1.3.1 本论文主要的系统设计 | 第10页 |
1.3.2 论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心电信号简介及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2-15页 |
2.1 心电信号简介 | 第12-13页 |
2.2 可穿戴技术的选择 | 第13页 |
2.2.1 系统设计要求 | 第13页 |
2.2.2 可穿戴设备技术方案 | 第13页 |
2.3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| 第13-1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| 第15-22页 |
3.1 信号采集单元 | 第15-16页 |
3.2 信号处理单元主控芯片 | 第16-17页 |
3.3 低功耗蓝牙4.0 | 第17-19页 |
3.3.1 可穿戴技术简介 | 第17页 |
3.3.2 蓝牙芯片的选型 | 第17-18页 |
3.3.3 CC2540芯片介绍 | 第18页 |
3.3.4 蓝牙4.0无线模块电路设计 | 第18-19页 |
3.4 低功耗硬件电路设计 | 第19-21页 |
3.4.1 低功耗稳压芯片和电源充电电路 | 第19-20页 |
3.4.2 低功耗电源开关电路设计 | 第20-21页 |
3.5 可穿戴设备的PCB板制作 | 第2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BLE协议栈概述和OSAL原理 | 第22-32页 |
4.1 蓝牙协议栈体系结构 | 第23-28页 |
4.1.1 物理层(PHY) | 第23-24页 |
4.1.2 链路层(LL) | 第24-25页 |
4.1.3 主机控制器接口(HCI) | 第25-26页 |
4.1.4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(L2CAP) | 第26页 |
4.1.5 安全管理协议规范(SMP) | 第26页 |
4.1.6 属性协议(ATT) | 第26-27页 |
4.1.7 通用属性规范(GATT) | 第27页 |
4.1.8 通用访问规范(GAP) | 第27-28页 |
4.2 蓝牙协议栈OSAL的软件实现 | 第28-31页 |
4.2.1 软件概述 | 第28页 |
4.2.2 操作系统抽象层(OSAL) | 第28页 |
4.2.3 系统启动流程 | 第28-30页 |
4.2.4 任务事件与事件处理 | 第30-31页 |
4.2.5 储存管理 | 第31页 |
4.2.6 进程间通信 | 第3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2-49页 |
5.1 可穿戴设备软件设计 | 第32页 |
5.2 MSP430的SPI数据总线 | 第32-33页 |
5.3 ADS1292的SPI数据总线 | 第33-34页 |
5.4 MSP430和ADS1292数据通信 | 第34-35页 |
5.4.1 ADS1292模数转换 | 第34-35页 |
5.4.2 MSP430读写ADS1292的心电数据 | 第35页 |
5.5 MCU监控电池电压模型 | 第35-37页 |
5.6 传输协议设计 | 第37-39页 |
5.6.1 数据发送端协议设计 | 第37-38页 |
5.6.2 数据接收端协议设计 | 第38-39页 |
5.7 蓝牙协议栈的实现 | 第39-40页 |
5.7.1 蓝牙4.0的软件设计 | 第39页 |
5.7.2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设计 | 第39-40页 |
5.8 基于RSSI原理测距 | 第40-44页 |
5.8.1 RSSI的测距模型 | 第40-41页 |
5.8.2 基于Matlab的仿真 | 第41-44页 |
5.9 低功耗的软件设计 | 第44-48页 |
5.9.1 基于RSSI的调整发射功率 | 第44-46页 |
5.9.2 对协议栈的改进 | 第46-48页 |
5.10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Android客户端应用程序与算法的设计 | 第49-66页 |
6.1 Android操作系统介绍 | 第49-51页 |
6.1.1 Android系统架构 | 第49-50页 |
6.1.2 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 | 第50-51页 |
6.2 Android应用端软件设计 | 第51页 |
6.3 ECG波形显示 | 第51-53页 |
6.4 Android低功耗蓝牙4.0通信 | 第53-55页 |
6.4.1 设置访问权限 | 第53页 |
6.4.2 启动蓝牙适配器 | 第53-54页 |
6.4.3 搜索BLE设备 | 第54页 |
6.4.4 连接BLE设备 | 第54-55页 |
6.5 心电数据的存储 | 第55-57页 |
6.6 对心电数据的分析 | 第57-64页 |
6.6.1 基线漂移的滤除 | 第57-60页 |
6.6.2 滤除50Hz工频干扰 | 第60-61页 |
6.6.3 QRS波群的检测 | 第61-62页 |
6.6.4 R波检测算法 | 第62-63页 |
6.6.5 心律失常分析算法 | 第63-64页 |
6.7 系统报警 | 第64-65页 |
6.8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 | 第66-71页 |
7.1 低功耗测试 | 第66-67页 |
7.1.1 低功耗设计后的功耗测试 | 第66页 |
7.1.2 低功耗设计前的功耗测试 | 第66-67页 |
7.2 数据传输测试 | 第67-68页 |
7.3 系统实物测试 | 第68-69页 |
7.4 滤波器设计效果测试 | 第69页 |
7.5 心律失常测试 | 第69-70页 |
7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0-8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