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1.4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2 开放型经济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2.1 开放型经济概念的界定 | 第22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2.2.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2.2 国际投资相关理论 | 第25-28页 |
3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| 第28-45页 |
3.1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| 第28-31页 |
3.1.1 长沙县经济总体概况 | 第28-29页 |
3.1.2 长沙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条件 | 第29-31页 |
3.2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2.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| 第31-32页 |
3.2.2 利用外资发展状况 | 第32-34页 |
3.2.3 外经合作“走出去”发展状况 | 第34页 |
3.3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| 第34-43页 |
3.3.1 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5-38页 |
3.3.2 经济开放度的测算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.3 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4 小结 | 第43-45页 |
4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1 长沙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1.1 模型建立及相关性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1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2.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47-48页 |
4.2.2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8-51页 |
5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| 第51-59页 |
5.1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4页 |
5.1.1 与沿海地区相比,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偏低 | 第51-52页 |
5.1.2 结构性矛盾较突出,比较优势不明显 | 第52-53页 |
5.1.3 利用外资结构单一,整体水平不高 | 第53-54页 |
5.1.4 对外经贸合作规模偏小,“走出去”力度不够 | 第54页 |
5.2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54-59页 |
5.2.1 地理区位相对沿海较封闭 | 第55页 |
5.2.2 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| 第55-56页 |
5.2.3 开放发展氛围不太浓 | 第56页 |
5.2.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| 第56-57页 |
5.2.5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| 第57-58页 |
5.2.6 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| 第58-59页 |
6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| 第59-78页 |
6.1 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| 第59-62页 |
6.1.1 建设内外畅通的大通道 | 第60-61页 |
6.1.2 打造国际化航空枢纽 | 第61页 |
6.1.3 积极融入长江黄金水道 | 第61-62页 |
6.2 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| 第62-67页 |
6.2.1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| 第62-64页 |
6.2.2 构建国际开放大格局 | 第64-65页 |
6.2.3 引进开放型经济优质资源 | 第65-66页 |
6.2.4 拓展合作领域与方式 | 第66-67页 |
6.3 推进产业开放合作 | 第67-69页 |
6.3.1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| 第67页 |
6.3.2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| 第67-69页 |
6.3.3 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 | 第69页 |
6.4 构建高层次开放平台 | 第69-75页 |
6.4.1 构建“立体大口岸”格局 | 第70页 |
6.4.2 构建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| 第70-71页 |
6.4.3 申报国家级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 | 第71-73页 |
6.4.4 推进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 | 第73-75页 |
6.4.5 构建保税物流功能叠加示范区 | 第75页 |
6.5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| 第75-78页 |
6.5.1 加强通关一体化建设 | 第75-76页 |
6.5.2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| 第76页 |
6.5.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| 第76-77页 |
6.5.4 创新开放型体制机制 | 第77-78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1页 |
7.1 总结 | 第78-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附录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