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引言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问题的由来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提出问题第10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创新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1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研究的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方法第11-12页
第2章 研究的基础第12-22页
    2.1 概念的界定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衔接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第12页
    2.2 理论依据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论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情景认知理论第14页
    2.3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差异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小学与初中数学《课程标准》的差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学与初中数学《课程标准》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教学内容上的差异第16-17页
    2.4 学生学习的差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问卷设计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问卷内容(见附录一)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对小学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情况的数据统计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调查采样及现状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2.5 老师教学的差异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问卷内容(见附录二)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对小学与初中数学老师教学情况的数据统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调查采样及问卷调查第19-20页
    2.6 教学方法的差异第20页
    2.7 学习方法的差异第20-22页
第3章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第22-27页
    3.1 教材内容的衔接第22页
    3.2 教学方法的衔接第22页
    3.3 学习方法及其策略的衔接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强化常规学习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培养自学能力,提高学生学习潜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激发学习动机,培养学习兴趣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,发展非智力因素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数学语言要准确,数学思维要严谨第25-27页
第4章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探究第27-39页
    4.1 初一数学概念教学的衔接案例第27-29页
    4.2 初一数学命题教学的衔接案例第29-37页
    4.3 初一数学衔接补充教学的案例第37-39页
第5章 结论第39-40页
    5.1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第39页
    5.2 小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途径探索第39页
    5.3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附录1第42-43页
附录2第43-45页
后记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信朋友圈中信息数量和信息类型对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的影响
下一篇:基于翻转课堂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--以《高等数学》教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