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西黑陶的再设计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7-8页 |
研究目的 | 第7-8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8页 |
文献研究 | 第8页 |
实地调研 | 第8页 |
第四节 相关研究动态 | 第8-9页 |
第二章 尼西制陶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尼西黑陶依存的背景因素 | 第9-10页 |
历史因素 | 第9页 |
地理因素 | 第9页 |
环境因素 | 第9-10页 |
社会因素 | 第10页 |
第二节 黑陶与藏民生活的关系 | 第10-11页 |
黑陶与火塘文化 | 第10页 |
黑陶与茶文化 | 第10-11页 |
黑陶在藏民生活中的日用 | 第11页 |
第三节 茶马古道对尼西黑陶的发展的影响 | 第11页 |
第四节 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| 第11-13页 |
第三章 尼西黑陶的田野调查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制陶的工艺流程 | 第13-16页 |
制陶原料 | 第13页 |
制陶工具 | 第13-14页 |
成型方式 | 第14页 |
烧成方式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产品的种类与销售状况 | 第16-17页 |
黑陶产品的种类 | 第16页 |
销售市场调查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黑陶的传承模式的调查 | 第17-19页 |
制陶的匠人的统计表 | 第17页 |
黑陶的传承发展模式 | 第17-19页 |
第四章 尼西黑陶再设计的理论探析 | 第19-21页 |
第一节 尼西黑陶再设计原因 | 第19页 |
第二节 黑陶再设计的原则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再设计的价值 | 第20-21页 |
第五章 我的毕业设计与再设计过程 | 第21-29页 |
第一节 尼西黑陶的造型分析 | 第21-23页 |
尼西现有产品的造型分析 | 第21-22页 |
细节分析 | 第22页 |
材质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设计方案 | 第23-25页 |
设计思路 | 第23页 |
设计图纸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制作过程 | 第25-26页 |
第四节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| 第26-29页 |
当地土质对造型的制约 | 第26页 |
传统工艺对现代造型设计的制约 | 第26页 |
适应和改良的策略 | 第26-27页 |
作品展示 | 第27-28页 |
作品的设计批评 | 第28-29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29-30页 |
致谢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