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书法、篆刻论文--中国书法、篆刻论文--书法论文

碑学与民国女书家的崛起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6-9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6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第6-8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8-9页
第一章 碑学的崇高风格与民国女书家权利意识的崛起第9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国女书家女权意识和民权意识的崛起第9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近代女权意识的觉醒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何香凝为代表的民国女书家女权意识和民权意识的崛起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妇女解放运动的领袖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何香凝的书法艺术第14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以萧娴、冯文凤为代表的碑学崇高风格第1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萧娴的女权意识与崇高风格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冯文凤的女权意识与隶书风貌第25-29页
第二章 碑学的丰富书体与民国女书家自由情思的应和第29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女书家对篆书高古气韵的领悟第29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女书家对汉隶朴茂古意的发挥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江道樊——追求金石老辣之气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冯文凤——追求雍容宕逸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萧娴——追求壮阔飞动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女书家对魏碑不同风格的开拓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庄闲——追求典雅隽秀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张默君——追求刚劲銛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陈励修——追求清健灵秀第40-42页
    第四节 女书家对唐碑庄严气象的推崇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吴芝瑛——追求遒劲秀润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江道樊——追求端庄丰美第44-47页
第三章 碑学的民间性对民国女书家身份观的改变第47-63页
    第一节 传统女书家的闺阁身份和审美取向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古代传统女书家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国闺秀女书家第50-53页
    第二节 碑学的民间性潜在引导了女性身份意识的突破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碑学的民间性包含的多个维度对民国女书家的启发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碑学的民间多样性对女性单一临帖模式的打破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碑学朴野雄奇的审美趣味对女性朴茂生命力的呼唤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碑学形式创作上的自由率性对女性胆识的激发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国女书家对民生及现实的关注以及多重身份第59-63页
结语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尼西黑陶的再设计
下一篇:眼睛图形的张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