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青少年论文

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缩略词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、方法及创新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点第17-18页
第二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第18-27页
    2.1 政府与公共服务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服务及其主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第20-22页
    2.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政府购买与政府采购的辨析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功能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转变政府职能,推动服务型政府建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降低政府成本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培育社会组织,推动社会建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提高治理能力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第26-27页
第三章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及构成第27-37页
    3.1 作为政府购买内容之一的青少年社区教育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界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特征第28-30页
    3.2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必要性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准公共物品属性是政府购买的必要基础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政府购买是顺应社会转型,落实教育治理的有效途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政府购买是缓解供需矛盾,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手段第32页
    3.3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础性社区教育内容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核心性社区教育内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导向性社区教育内容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特色性社区教育内容第34页
    3.4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合同外包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凭证制第35页
    3.5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5-37页
第四章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第37-47页
    4.1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的实践第37-39页
    4.2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的困境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购买方职能转变任重道远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承接方参与能力有待提高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学习者参与意识有待加强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第三方监督评估能力薄弱第44-45页
    4.3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治因素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经济因素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社会因素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技术因素分析第47页
第五章 提升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水平的对策第47-55页
    5.1 培育责任型购买方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转变政府观念,构建服务型政府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健全法律法规,推进政府购买法治化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培育社会组织,增强承接能力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培育能力型承接方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转变观念,密切与政府部门、群团组织的联系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,提升专业化水平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拓宽融资渠道,缓解资金短缺现状第53页
    5.3 培育活力型第三方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作为学习者——转变观念,提高参与积极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作为协助者——扩大宣传,强化对居民的引导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作为监督者——强化对政府购买过程的监督第54-55页
结语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-61页
附录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中的政府责任研究--以南京市为例
下一篇: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