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导论 | 第8-24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6页 |
(一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(二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三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(一)网络突发事件 | 第16-19页 |
(二)政府危机公关 | 第19页 |
(三)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| 第19页 |
四、运用的理论 | 第19-22页 |
(一)风险社会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二)政府责任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三)政府形象塑造理论 | 第21页 |
(四)政治参与理论 | 第21-22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一章 网络突发事件的现状 | 第24-26页 |
一、数量激增,影响力越来越大 | 第24页 |
二、类型众多,涉及社会多领域 | 第24-25页 |
三、起因多样,公众参与热情高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网络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| 第26-28页 |
一、塑造政府形象 | 第26页 |
二、提升政府公信力 | 第26-27页 |
三、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网络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| 第28-41页 |
一、若干典型网络突发事件介绍 | 第28-31页 |
(一)南京彭宇案 | 第28-29页 |
(二)8·12 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 | 第29-30页 |
(三)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 | 第30-31页 |
二、网络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能力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6页 |
(一)政府危机信息处理能力不健全 | 第31-33页 |
(二)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完善 | 第33-34页 |
(三)政府部门协调能力不全面 | 第34-35页 |
(四)政府善后修复能力不到位 | 第35-36页 |
三、网络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问题的原因 | 第36-41页 |
(一)政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 | 第36页 |
(二)政府部门缺少专业危机公关人才 | 第36-37页 |
(三)政府危机公关的法制建设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(四)政府缺乏高效协调的组织机制 | 第38页 |
(五)政府危机公关的机制不健全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提升政府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危机公关能力的若干对策性思考 | 第41-48页 |
一、增强政府危机公关意识 | 第41-42页 |
(一)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增强责任意识 | 第41页 |
(二)强化公关素质教育,培养公关意识 | 第41-42页 |
二、加强危机公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| 第42-43页 |
(一)建设专业的网络行政队伍 | 第42页 |
(二)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| 第42-43页 |
三、完善政府危机公关的法律体系 | 第43-44页 |
四、建立高效协调、合作统一的组织体制 | 第44-45页 |
(一)完善纵向层级指挥系统 | 第44页 |
(二)建设横向合作协调机制 | 第44-45页 |
五、完善政府危机公关操作流程 | 第45-48页 |
(一)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| 第45页 |
(二)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传播系统 | 第45-46页 |
(三)构建合理的修复善后系统 | 第46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