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四、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(一)生态治理 | 第16-17页 |
(二)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| 第17-18页 |
(三)政府绿色采购 | 第18页 |
五、本文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(一)生态现代化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二)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19页 |
(三)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| 第19-20页 |
六、本文特色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(一)本文特色之处 | 第20页 |
(二)本文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一章 绿色采购是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| 第21-27页 |
一、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实需求凸显 | 第21-24页 |
(一)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| 第21页 |
(二)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 | 第21-22页 |
(三)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对当前生态问题的有力保障 | 第22-24页 |
二、绿色采购是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| 第24-27页 |
(一)绿色采购有益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| 第24-25页 |
(二)绿色采购有益于企业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| 第25页 |
(三)绿色采购有益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实然状态 | 第27-36页 |
一、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实践 | 第27-30页 |
(一)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进程 | 第27-28页 |
(二)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成果 | 第28-30页 |
二、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缺陷 | 第30-36页 |
(一)治理主体绿色采购意识薄弱 | 第30-32页 |
(二)绿色采购监管机制残缺 | 第32-33页 |
(三)绿色采购范围与规模有限 | 第33-35页 |
(四)绿色采购方式方法单一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欠缺的肇因 | 第36-41页 |
一、政府软治理能力不足导致治理主体的绿色采购意识薄弱 | 第36-38页 |
二、政府硬治理能力不足致使绿色采购的监管机制残缺与规模有限 | 第38-40页 |
(一)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造成绿色采购监管机制残缺 | 第38-39页 |
(二)绿色采购的“引诱力”未能有效发挥致使采购规模有限 | 第39-40页 |
三、政府创新能力不足致使绿色采购的方式方法单一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绿色采购的完善举措 | 第41-50页 |
一、提高政府软治理能力,增强治理主体绿色采购意识 | 第41-43页 |
(一)政府自身要主动革新旧的思想观念,增强绿色采购意识 | 第41-42页 |
(二)政府要引导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,积极供给绿色产品 | 第42页 |
(三)政府要引导公民摒弃过度型消费观,强化绿色消费意识 | 第42-43页 |
二、提高政府硬治理能力,完善法律体系、发挥经济的“引诱力” | 第43-46页 |
(一)提高政府硬治理能力,完善绿色采购的法律体系 | 第43-45页 |
(二)提高政府硬治理能力,发挥绿色经济的“引诱力” | 第45-46页 |
三、提高政府创新能力,丰富绿色采购的方式方法 | 第46-50页 |
(一)丰富绿色采购的方式 | 第46-47页 |
(二)丰富绿色采购的方法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