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PHEV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 | 第13-14页 |
1.2.3 基于行驶工况的控制策略 | 第14-15页 |
1.2.4 国内外PHEV控制策略研究总结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精确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研究 | 第18-41页 |
2.1 控制策略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| 第18-20页 |
2.1.1 控制策略的设计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1.2 控制策略的设计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2 控制策略的基本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3 模式选择分析 | 第22-27页 |
2.3.1 各模式工作状态 | 第22-25页 |
2.3.2 模式选择原理 | 第25-27页 |
2.4 模式识别 | 第27-33页 |
2.4.1 行驶工况识别 | 第27-31页 |
2.4.2 驾驶模式识别 | 第31-33页 |
2.5 工作模式分析 | 第33-36页 |
2.5.1 工作模式的划分 | 第33-34页 |
2.5.2 工作模式的判别与切换 | 第34-36页 |
2.6 各工作模式下转矩分配规则 | 第36-40页 |
2.6.1 控制策略参数的确定 | 第36-38页 |
2.6.2 混合动力模式转矩分配规则 | 第38-39页 |
2.6.3 电动模式转矩分配规则 | 第39页 |
2.6.4 充电模式转矩分配规则 | 第39-40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1-48页 |
3.1 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| 第41-43页 |
3.1.1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41-42页 |
3.1.2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42-43页 |
3.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制定 | 第43-45页 |
3.3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5-47页 |
3.3.1 输入输出隶属度函数 | 第45页 |
3.3.2 模糊控制规则 | 第45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PHEV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48-60页 |
4.1 整车模型的搭建 | 第48-55页 |
4.1.1 仿真软件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4.1.2 主要部件建模原理 | 第49-53页 |
4.1.3 信号连接 | 第53-55页 |
4.2 控制策略模型的搭建 | 第55-59页 |
4.2.1 精确逻辑控制策略模型 | 第55-59页 |
4.2.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模型 | 第5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控制策略的性能仿真分析与研究 | 第60-69页 |
5.1 模式识别模块的仿真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1.1 行驶工况识别模块 | 第60页 |
5.1.2 驾驶模式识别模块 | 第60-62页 |
5.2 控制策略的对比仿真分析 | 第62-66页 |
5.3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| 第66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9-70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