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前言 | 第15-30页 |
一、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| 第15-17页 |
二、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| 第17-27页 |
三、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27-30页 |
第一章 从大陆奔向海洋:“天定命运”和“青年美国” | 第30-61页 |
一、大陆扩张与走向太平洋 | 第30-40页 |
1、大陆扩张中的海洋战略 | 第30-34页 |
2、缔造海洋帝国的旗帜——“天定命运” | 第34-39页 |
3、大陆扩张的双重性质 | 第39-40页 |
二、“青年美国”与民主输出 | 第40-52页 |
1、“青年美国”的提出 | 第40-42页 |
2、“青年美国”的发展阶段 | 第42-46页 |
3、“青年美国”的原则与评价 | 第46-52页 |
三、海洋探险和太平洋铁路 | 第52-61页 |
1、在太平洋上的探险 | 第52-55页 |
2、通向太平洋的铁路 | 第55-61页 |
第二章 跨越太平洋:西沃德与“太平洋商业帝国” | 第61-107页 |
一、西沃德的成长 | 第61-67页 |
1.1830 年前的经历 | 第61-63页 |
2.1830 -1848 年的经历 | 第63-65页 |
3.1849 -1860 年的经历 | 第65-67页 |
二、西沃德与“太平洋商业帝国”的构建 | 第67-79页 |
1、从大陆扩张转向商业扩张 | 第67-70页 |
2、用贸易代替武力 | 第70-73页 |
3、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| 第73-75页 |
4 从北美洲转向亚洲 | 第75-77页 |
5、与英国和俄国竞争 | 第77-79页 |
三、西沃德“太平洋商业帝国”的具体构想 | 第79-102页 |
1、以加利福尼亚为太平洋贸易的集散地 | 第79-82页 |
2、沿太平洋南北两路建立贸易站 | 第82-84页 |
3、加速国内改革,兴修铁路 | 第84-90页 |
4、兴修大陆电报网,进行金融改革 | 第90-96页 |
5、维护联邦统一,反对奴隶制 | 第96-102页 |
四、西沃德构建“太平洋商业帝国”的特点 | 第102-107页 |
1、富有强烈的使命感 | 第102-103页 |
2、继承和发展了美国先辈的思想 | 第103-104页 |
3、对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和提炼 | 第104-105页 |
4、有节制地进行海外扩张 | 第105-107页 |
第三章 铤而走险:内战中西沃德的外交实践 | 第107-155页 |
一、4 月1 日备忘录事件 | 第107-118页 |
1、备忘录的提出 | 第107-109页 |
2、备忘录产生的背景 | 第109-114页 |
3、备忘录的评价 | 第114-118页 |
二、内战中的西沃德与英国 | 第118-138页 |
1、封锁南部与英国中立 | 第119-126页 |
2、“特伦特”号和“莱尔德公羊”号事件 | 第126-138页 |
三、西沃德与法国入侵墨西哥 | 第138-149页 |
1、法国入侵墨西哥的由来 | 第138-140页 |
2、西沃德在法国入侵墨西哥中的政策 | 第140-146页 |
3、西沃德在法国入侵墨西哥中的政策评价 | 第146-149页 |
四、内战中西沃德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几点思考 | 第149-155页 |
1、林肯的信任和支持 | 第149-151页 |
2、从防御性的小海军战略转为远洋性的大海军战略 | 第151-153页 |
3、以灵活的外交策略化解复杂的矛盾 | 第153-155页 |
第四章 合作与武力:“太平洋商业帝国”的重心 | 第155-189页 |
一、西沃德与“合作政策” | 第155-166页 |
1、“合作政策”的缘由 | 第155-161页 |
2、“合作政策”的内容 | 第161-164页 |
3、“合作政策”的实质 | 第164-166页 |
二、西沃德与《蒲安臣条约》 | 第166-172页 |
1、《蒲安臣条约》的内容 | 第166-170页 |
2、《蒲安臣条约》的评价 | 第170-172页 |
三、西沃德与日本和朝鲜 | 第172-184页 |
1、在日本的合作与武力 | 第172-180页 |
2、对朝鲜的炮舰政策 | 第180-184页 |
四、西沃德远东政策分析 | 第184-189页 |
1、西沃德是“合作政策”的倡导者 | 第184-186页 |
2、西沃德在中、日的政策分析 | 第186-189页 |
第五章 注视未来:内战后西沃德的扩张活动 | 第189-223页 |
一、西沃德与阿拉斯加 | 第189-203页 |
1、阿拉斯加问题的由来 | 第189-191页 |
2、购买阿拉斯加缘由 | 第191-200页 |
3、购买阿拉斯加意义 | 第200-203页 |
二、西沃德与丹属西印度群岛 | 第203-210页 |
1、购买西印度群岛的过程 | 第203-205页 |
2、购买西印度群岛因由 | 第205-210页 |
三、西沃德与圣多明各和夏威夷 | 第210-219页 |
1、兼并圣多明各 | 第210-213页 |
2、开凿巴拿马运河 | 第213-216页 |
3、插足夏威夷 | 第216-219页 |
四、内战后西沃德扩张的思考 | 第219-223页 |
1、通过公开和秘密谈判以条约形式完成 | 第219-220页 |
2、获取军事和商业利益 | 第220-221页 |
3、寻求媒体和舆论对扩张的支持 | 第221-222页 |
4、化敌为友,寻求同盟 | 第222-223页 |
第六章 梦想与现实: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| 第223-248页 |
一、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特点 | 第223-229页 |
1、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 | 第223-225页 |
2、表现现实主义的特点 | 第225-227页 |
3、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| 第227-228页 |
4、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困境 | 第228-229页 |
二、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无法实现的原因 | 第229-242页 |
1、复杂的政治斗争 | 第230-234页 |
2、强大的反扩张主义 | 第234-237页 |
3、薄弱的经济基础 | 第237-239页 |
4、软弱的海军力量 | 第239-242页 |
三、西沃德外交思想和实践的主要影响 | 第242-248页 |
1、对19 世纪末扩张主义者的影响 | 第242-245页 |
2、对“门户开放”政策的影响 | 第245-248页 |
结语 | 第248-251页 |
附录 | 第251-2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3-262页 |
致谢 | 第262-26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| 第2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