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--基于中小板企业的实证分析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1.5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5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5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7页 |
2 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1 MM理论和权衡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2 优序融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| 第19页 |
2.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关系型借贷理论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| 第21-26页 |
3.1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概述 | 第21-22页 |
3.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| 第22-23页 |
3.2.1 内源融资特点分析 | 第22页 |
3.2.2 外源融资特点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具体问题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3.1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3.3.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6页 |
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 | 第26-31页 |
4.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及研究假设 | 第26-28页 |
4.1.1 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影响因素 | 第26-27页 |
4.1.2 影响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因素 | 第27-28页 |
4.2 样本选取、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| 第28-30页 |
4.2.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28页 |
4.2.2 变量定义 | 第28-30页 |
4.3 模型构建 | 第30-31页 |
4.3.1 实证模型设计 | 第30页 |
4.3.2 模型变量说明 | 第30-31页 |
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1-39页 |
5.1 模型回归的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6页 |
5.1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1.2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| 第32-33页 |
5.1.3 回归分析 | 第33-36页 |
5.2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6-39页 |
6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39-4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39-40页 |
6.2 意见及建议 | 第40-42页 |
6.2.1 中小企业应当从提升自身素质着手 | 第40-41页 |
6.2.2 拓展融资渠道,促进多元化融资 | 第41页 |
6.2.3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| 第41-42页 |
6.3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