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技术改造、农业技术经济论文

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和水平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可能创新点第15-16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第16-22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科技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业科技服务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组织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2.2 相关基本原理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业科技服务基本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治理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组织理论第20-22页
第三章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2-37页
    3.1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行政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教育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项目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企业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自助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第28-30页
    3.2 现行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管理体系不规范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教育、农业科研衔接不紧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农技服务主体单一,各类服务组织发展缓慢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服务队伍不稳定,农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差第35-37页
第四章 国外优秀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的经验及启示第37-44页
    4.1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推广模式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“三位一体”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以色列政府主导型模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丹麦农业合作组织型模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日本政府与农协组织协同型模式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国外优秀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的主要启示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强农技服务与教育科研之间的联系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增加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科技来源并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注重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培养第43-44页
第五章 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模式的对策与建议第44-51页
    5.1 推进国家农技农技服务机构改革和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明确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和设置方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革管理运行机制,加强队伍建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保障对公益性农技服务机构的投入第45页
    5.2 鼓励科研院校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第45-46页
    5.3 鼓励和扶持各类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第46-48页
    5.4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第48页
    5.5 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技服务人员素质第48-51页
第六章 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附录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介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业科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--以邵东县为例
下一篇: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