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科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--以邵东县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分析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5-22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5-18页 |
2.1.1 农业科技 | 第15页 |
2.1.2 生态农业 | 第15-16页 |
2.1.3 可持续农业 | 第16-18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2.1 可持续发展 | 第18-19页 |
2.2.2 经济效益 | 第19-20页 |
2.2.3 农业产业化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农业科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作用 | 第22-30页 |
3.1 农业科技的应用现状 | 第22-24页 |
3.2 农业科技应用的积极作用 | 第24-27页 |
3.2.1 提供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 | 第24-25页 |
3.2.2 保障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25页 |
3.2.3 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| 第25-26页 |
3.2.4 为生态农业的推广开拓道路 | 第26页 |
3.2.5 降低生态农业的自然与市场的风险 | 第26-27页 |
3.3 农业科技应用的消极作用 | 第27-30页 |
3.3.1 造成农业生产环境负担 | 第27页 |
3.3.2 阻碍生态农业拓展 | 第27-28页 |
3.3.3 制约生态农业生产效率 | 第28页 |
3.3.4 限制生态农业发展速度 | 第28页 |
3.3.5 影响生态农业经济效益 | 第28-29页 |
3.3.6 阻碍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 | 第30-35页 |
4.1 农业科技的局限性与缺陷 | 第30-31页 |
4.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畅 | 第31页 |
4.3 科技人才缺乏,农民可接受程度低 | 第31-33页 |
4.4 农业科研滞后 | 第33页 |
4.5 农业科技成本高 | 第33-34页 |
4.6 缺乏配套的农业技术支持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积极作用的措施 | 第35-42页 |
5.1 大力发展安全的农业技术 | 第35-37页 |
5.1.1 大力研发安全的农业技术 | 第35-36页 |
5.1.2 推动安全农业技术的使用 | 第36页 |
5.1.3 促进安全农业技术的推广 | 第36-37页 |
5.2 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| 第37页 |
5.3 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工作,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| 第37-39页 |
5.3.1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育工作 | 第37-38页 |
5.3.2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| 第38-39页 |
5.4 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,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| 第39-40页 |
5.5 政府+企业+农民+科技的模式 | 第40-41页 |
5.6 建立优化配套的农业科技体系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