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1.1 蛋白重组及融合标签的应用 | 第9-10页 |
1.2 TEV蛋白酶及其突变体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 大肠杆菌中tRNA丰度对表达外源蛋白影响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4 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研究 | 第12-13页 |
2 引言 | 第13-14页 |
2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3页 |
3.1 材料 | 第14-16页 |
3.1.1 菌株和质粒 | 第14页 |
3.1.2 试剂 | 第14页 |
3.1.3 仪器和设备 | 第14页 |
3.1.4 部分缓冲液的配制 | 第14-15页 |
3.1.5 本研究中所需要的引物 | 第15-16页 |
3.2 方法 | 第16-23页 |
3.2.1 载体构建的相关反应体系 | 第16-17页 |
3.2.2 构建烟草蚀斑病毒蛋白酶突变体K45F、E106G和K45F/E106G | 第17页 |
3.2.3 构建带不同标签的 E106G 融合表达载体 | 第17-19页 |
3.2.4 用于柱上酶切5种融合蛋白底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9页 |
3.2.5 不同TEVp突变体的表达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2.6 GFP荧光强度检测不同TEVp突变体水溶性表达 | 第20页 |
3.2.7 不同TEVp突变体的活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2.8 带不同标签的E106G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| 第21页 |
3.2.9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产量测定 | 第21-22页 |
3.2.10 纯化的TEVp活性分析 | 第22页 |
3.2.11 MBP-E106G-H6用于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效率分析 | 第22-23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5页 |
4.1 载体构建 | 第23-24页 |
4.2 定性定量分析不同TEVp突变体的表达 | 第24-25页 |
4.3 定性定量分析不同TEVp突变体的活性 | 第25页 |
4.4 分析不同标签对E106G蛋白酶表达及活性影响 | 第25-26页 |
4.5 分析提高胞内稀有tRNA水平对标签效应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4.6 分析融合蛋白中TEVp识别序列的作用 | 第28页 |
4.7 带不同标签的E106G产量和活性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8 MBP-E106G-H6作为工具酶用于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效率分析 | 第29-35页 |
4.8.1 H6GST-tevS-mPrx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 | 第30页 |
4.8.2 H6GST-tevS-sDAL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 | 第30-31页 |
4.8.3 MBP-tevS-eDAL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 | 第31-32页 |
4.8.4 H6GST-tevS-mSrx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 | 第32-33页 |
4.8.5 GST-tevS-mSR融合蛋白的亲和柱上酶切 | 第33-35页 |
5 讨论 | 第35-38页 |
5.1 不同TEVp突变体水溶性及活性研究 | 第35页 |
5.2 不同标签对TEVp表达及活性影响研究 | 第35-36页 |
5.3 TEV蛋白酶作为工具酶用于融合蛋白亲和柱上酶切研究 | 第36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