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光子晶体简介 | 第11-14页 |
1.2 光子晶体的特征及应用 | 第14-16页 |
1.3 光子晶体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光波单向传输器件的研究与设计 | 第21-31页 |
2.1 光波单向传输器 | 第21-22页 |
2.2 光波单向传输器的应用 | 第22页 |
2.3 光波单向传输的研究现状 | 第22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全反射实现近红外 TE 模式的光波单向传输 | 第31-41页 |
3.1 全反射理论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2 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 TE 模式的光波单向传输特性 | 第34-40页 |
3.2.1 异质结界面处角度的选择 | 第34-36页 |
3.2.2 TE 模式光波单向传输原理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.3 晶格常数和半径对光波单向传输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3.3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全反射实现近红外 TM 模式的光波单向传输 | 第41-51页 |
4.1 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 TM 模式光波单向传输特性 | 第41-49页 |
4.1.1 界面宽度对光波单传输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4.1.2 右波导位置对光波单传输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1.3 介质柱折射率对光波单传输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2 TM 模式光波单向传输原理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双偏振光波单向传输 | 第51-59页 |
5.1 光波单向传输性能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1.1 TE 模式和 TM 模式透射谱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1.2 TE 模式和 TM 模式场强分布图 | 第53-54页 |
5.1.3 TE 模式和 TM 模式能带特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2 实验制备中结构微扰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2.1 界面微扰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2.2 介质圆柱半径微扰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3 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