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8页 |
1.1.1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| 第14-15页 |
1.1.2 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 | 第15-17页 |
1.1.3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| 第17-18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8-2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7页 |
1.3.1 城市化水平 | 第22-24页 |
1.3.2 城市化动力机制 | 第24-25页 |
1.3.3 城市规模结构 | 第25-26页 |
1.3.4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| 第26页 |
1.3.5 城市化效率 | 第26-27页 |
1.4 研究设计 | 第27-29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27-2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8页 |
1.4.3 结构安排 | 第28-29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29-31页 |
1.5.1 主要创新 | 第29-30页 |
1.5.2 研究不足 | 第30-31页 |
第2章 城市化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1-51页 |
2.1 城市化概念界定与辨析 | 第31-33页 |
2.1.1 城市化概念界定 | 第31-32页 |
2.1.2 城市化相关概念辨析 | 第32-33页 |
2.2 中心地理论 | 第33-36页 |
2.3 增长极理论 | 第36-38页 |
2.4 核心—边缘理论 | 第38-41页 |
2.5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理论 | 第41-44页 |
2.5.1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| 第41-43页 |
2.5.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| 第43-44页 |
2.6 点—轴理论 | 第44-47页 |
2.6.1 生长轴理论 | 第44页 |
2.6.2 据点开发理论 | 第44-45页 |
2.6.3 点—轴系统理论 | 第45-47页 |
2.7 区域分工理论 | 第47-51页 |
2.7.1 绝对优势理论 | 第47页 |
2.7.2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47-48页 |
2.7.3 要素禀赋理论 | 第48-51页 |
第3章 吉林省城市化的变动趋势 | 第51-69页 |
3.1 吉林省城市化的历史演变及趋势预测 | 第51-56页 |
3.1.1 吉林省城市化的历史演变 | 第51-53页 |
3.1.2 吉林省城市化的趋势预测 | 第53-56页 |
3.2 吉林省城市化的综合测度 | 第56-63页 |
3.2.1 评价方法、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57-58页 |
3.2.2 吉林省城市化综合水平与演变过程 | 第58-60页 |
3.2.3 吉林省城市化次级系统的演变过程 | 第60-63页 |
3.3 吉林省城市化的动力分析 | 第63-66页 |
3.3.1 方法介绍与数据选择 | 第63-64页 |
3.3.2 模型参数检验 | 第64页 |
3.3.3 对回归模型结果的分析 | 第64-65页 |
3.3.4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5-6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9页 |
第4章 吉林省城市化的空间演变 | 第69-85页 |
4.1 吉林省城市体系演变历史 | 第69-75页 |
4.1.1 城镇孤立发展期(1860 年以前) | 第69-70页 |
4.1.2 城市体系萌芽期(1860-1949 年) | 第70-72页 |
4.1.3 城市体系形成发展期(1949 年至今) | 第72-75页 |
4.2 吉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研究 | 第75-79页 |
4.2.1 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统计性研究 | 第75-77页 |
4.2.2 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实证研究 | 第77-79页 |
4.3 吉林省城市体系对城市化的影响 | 第79-82页 |
4.3.1 城市规模不合理制约城市化进程 | 第79-80页 |
4.3.2 城市空间分布不平衡影响城市化的均衡发展 | 第80-81页 |
4.3.3 城市职能结构不合理影响城市集群化发展 | 第81-8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5页 |
第5章 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| 第85-103页 |
5.1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 | 第85-91页 |
5.1.1 经济增长驱动城市化的机制 | 第85-88页 |
5.1.2 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| 第88-91页 |
5.2 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检验 | 第91-97页 |
5.2.1 模型选取与数据说明 | 第91-95页 |
5.2.2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95-96页 |
5.2.3 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联协调度的变化趋势 | 第96-97页 |
5.3 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 | 第97-101页 |
5.3.1 数据选取与说明 | 第97-98页 |
5.3.2 实证分析与结果说明 | 第98-10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第6章 吉林省城市化的投入产出效率 | 第103-115页 |
6.1 吉林省城市化效率的静态特征 | 第103-109页 |
6.1.1 研究方法 | 第103-105页 |
6.1.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105-106页 |
6.1.3 实证结果分析与说明 | 第106-109页 |
6.2 吉林省城市化效率的动态演变 | 第109-112页 |
6.2.1 研究方法 | 第109-110页 |
6.2.2 实证结果分析与说明 | 第110-112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5页 |
第7章 提高吉林省城市化效率的对策建议 | 第115-131页 |
7.1 促进人口流动迁移 | 第115-119页 |
7.2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| 第119-123页 |
7.3 加快产业调整升级 | 第123-127页 |
7.4 提高要素使用效率 | 第127-131页 |
结论 | 第131-135页 |
附录 | 第135-1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5-161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161-163页 |
致谢 | 第163-1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