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机器人膝关节仿生控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9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双足机器人的研究动态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气动人工肌肉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-17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安排第17-19页
第2章 气动人工肌肉性能测试实验第19-36页
    2.1 机器人下肢的结构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气动人工肌肉型号的选择第20-23页
    2.3 性能测试方案第23页
    2.4 气动人工肌肉性能测试实验平台的搭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材料的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验台结构的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2.5 性能测试实验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等压特性实验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等长特性实验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等载特性实验第32-3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气动人工肌肉数学建模第36-50页
    3.1 气动人工肌肉数学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36-42页
    3.2 实验数据拟合处理第42-47页
    3.3 拟合函数与数学模型的对比第47-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4章 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关节的建模第50-53页
    4.1 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关节原理第50-51页
    4.2 驱动关节动力学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虚拟样机联合控制仿真第53-63页
    5.1 虚拟样机联合控制仿真概述第53-54页
    5.2 联合控制仿真平台的搭建第54-57页
    5.3 控制仿真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PID控制仿真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滑模控制仿真第59-6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6章 实物控制系统搭建第63-68页
    6.1 实验设备的选择第63-65页
    6.2 控制流程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7章 结论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几类SIR模型和吊桥模型的周期解
下一篇:细胞因子与凋亡调控基因在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MP/AG对其的影响